身處半導體行業產業鏈,未來士蘭微(600460.SH)業績增長值得期待,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的研發投入增長近五成。在業績大增、股價大漲的情況下,士蘭微控股股東和高管將減持1355萬股。
業績大增 股價大漲 股東高管減持
1月15日晚間,士蘭微發布公告,該公司的控股股東杭州士蘭控股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陳向東、范偉宏、鄭少波、江忠永、羅華兵、宋衛權、陳國華、董事、副總經理李志剛、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陳越計劃自該公告發布之日起的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方式合計減持不超過1355萬股公司股份,減持股份占公司總股本比例不超過0.9569%,減持價格將按照減持實施時的市場價格確定。
截至該公告披露日,士蘭微的控股股東杭州士蘭控股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陳向東、范偉宏、鄭少波、江忠永、羅華兵、宋衛權、陳國華合計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約5.65億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約39.92%;董事、副總經理李志剛持有公司股份約9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0.063%;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陳越持有公司股份約7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0.056%。
從今年年初至11月15日收盤,該公司的股價上漲了167.21%,同期所屬行業板塊的漲幅為29.24%。
半年報顯示,士蘭微屬于半導體行業,該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集成電路、半導體分立器件 、LED(發光二極管)產品等三大類。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士蘭微已經從一家純芯片設計公司發展成為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以IDM模式(設計與制造一體化)為主要發展模式的綜合型半導體產品公司。
今年上半年,士蘭微的營業收入全部來自電子元器件,其中, 35.3%的收入來自集成電路,53.9%的收入來自分立器件產品,9.1%的收入來自發光二級管產品。
市場空間大 研發投入增長近五成
2003年士蘭微登陸A股市場,從2017年至2020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0.99億元、0.9億元、-1.2億元和-0.24億元。由此可見,過去幾年該公司的業績一直比較低迷。
今年前三季度,士蘭微實現營業收入52.2億元,同比增長了76.18%;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7.3億元和6.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1543.39%和14883.51%。
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發布的最新半導體市場展望報告,WSTS將其原本預估的全球半導體市場年增長率從10.9%大幅提升至19.7%。WSTS預計,在存儲芯片市場強勁增長的帶動下,202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5272.23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這是WSTS今年第二次上調全球半導體市場增長率。WSTS去年12月預估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年增長率為8.4%,而在今年3月將年增長率上調至10.9%。
WSTS預估2022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較2021年再成長8.8%,達到5734.4億美元規模,這將是半導體市場出現連續三年出現正增長。
從區域分布看,亞太地區仍是全球最大半導體市場,預計今年將增長23.5%,達到3347.05億美元。美洲地區為第二大半導體市場,預計今年將增長11.1%,達到1059.81億美元。歐洲地區預計今年將增長21.1%,達到454.46億美元。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884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其中,設計業銷售額為377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3%;制造業銷售額為2560.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1%;封裝測試業銷售額2509.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8%。
近年來,隨著臺積電、臺聯電、格羅方德、中芯國際等晶圓代工廠的崛起,越來越多的半導體企業采取Fabless模式,通過輕資產運營以獲得更好的財務數據及盈利表現。甚至連瑞薩、意法半導體等老牌IDM廠商都開始將其產品外包給晶圓代工廠生產。
堅持IDM模式的士蘭微終于有了發揮的空間,因此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的業績出現了大爆發。士蘭微功率半導體自主生產,但集成電路業務并非全部由上市公司完成生產,該公司的集成電路業務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上市公司完成,另一部分對線寬要求比較高的通過代工完成。目前,士蘭微擁有5英寸、6英寸、8英寸、12英寸生產線,2021年上半年8英寸生產線產銷量增長尤為突出。
今年前三季度,士蘭微的研發費用為4.05億元,同比增長了47.3%;2020年,該公司的研發投入金額為4.86億元,同期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1.34%。
(責任編輯 張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