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股份最近很忙,剛剛實施了941.71億元的定增方案后,又迎來數十家機構的密集調研。但在二級市場,天山股份呈現上攻乏力的趨勢。
年內定增募資奪魁
據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統計,今年以來共有417家公司實施定向增發,合計定增記錄427條,累計增發765.67億股,增發金額合計7345.63億元。增發已實施公司中,深市主板有135家,合計募資3446.19億元;滬市主板有144家,合計募資2527.58億元,創業板有131家,合計募資1196.72億元;科創板有7家,合計募資175.13億元。按所屬行業統計,今年已實施增發公司涉及申萬27個行業,定增實施家數較多的行業有電子、機械設備、化工等,分別有50家、47家、43家公司增發,募資金額居前的行業有建筑材料、電子、機械設備等,募資金額分別為1112.42億元、1087.53億元、525.21億元。
數據顯示,增發金額超100億元的有7家,增發金額50億—100億元之間的有24家,增發金額在20億—50億元的有56家,增發金額10億—20億元的有73家,增發金額10億元以下的有257家。其中,增發不足5億元的有123家。已實施增發公司中,募資金額最多的是天山股份,募資金額941.71億元,其次是郵儲銀行、京東方A等,募資金額分別為300.00億元、203.33億元。
具體來看,天山股份2021年10月29日通過定向配售、網下定價發行的方式,實際發行數量730008.2968萬股,發行價格12.90元。
最新數據顯示,天山股份增發前總股本為10.5億股,增發重組后天山股份的總股本就是83.5億股,按照11月16日收盤價計算,總市值將是1158億元,在水泥板塊中僅次于海螺水泥的1971億市值。
股價乏力機構調研
天山股份11月3日發布消息顯示,天山股份于11月1日接受26家機構調研。其中基金管理公司9家,投資公司5家,證券公司4家,資產管理公司3家。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發現,此次調研機構包括國海證券、天安人壽保險、南方基金、國投瑞銀、太平資產、華安基金、大成基金、廣發證券、新華基金、煜德投資、建信基金等。
當問及重組后水泥板塊的管理體制怎樣時,天山股份稱,產業層面堅持發展“水泥+”,在優化升級上不斷突破,統籌推進水泥、商混、骨料、PC 構件的布局和發展,提高產業鏈能力和優勢。重組并表后已經開始做相關水泥板塊業務區域組織和人員相關研究討論,目前沒有落地,公司將本著穩健和高效的原則履行決策程序和實施。
有機構提及后期北方水泥等水泥資產如何整合,天山股份表示,北方水泥因虧損本次未納入整合標的企業,需盈利且滿足納入上市公司注入條件后再重組,已經公告由天山股份股權托管。公司將積極推動北方水泥降本增效,促進從根本上解決同業競爭問題;研究并積極推動促使北方水泥的市場情況得到改觀,通過錯峰生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善市場秩序,提升北方水泥的盈利能力,力爭使其扭虧為盈,具備注入上市公司的條件。2021年北方市場的價格逐步在回升,呈現良性的競爭和發展態勢,預計會好于2020年。其他兩家上市公司已經公告承諾,尋求既不侵害或影響上市公司獨立性,又能為實現三家A股上市公司公眾股東謀取利益最大化的可行性方案。
11月5日,天山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在產業層面堅持發展“水泥+”,在優化升級上不斷突破,統籌推進水泥、商混、骨料、PC 構件的布局和發展,提高產業鏈能力和優勢。日產2500噸以下的熟料水泥生產線占比較小。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此次機構調研,最近5個交易日,天山股份的主力資金流向呈現凈流出1200.25萬元,在趨勢維度上,股價均在10日線和20日線下方運行,市場做多意愿不強。11月16日,天山股份報收13.87元,當日下跌2.67%,且9月23日以來,該股累計下跌18.7%。
(責任編輯 張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