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的短視頻行業迎來了大爆發,從最初的知識分享向著綜合娛樂服務轉型,短視頻領域迅速成為了網購、外賣、游戲之外新的互聯網流量高地。
雖然短視頻在過去幾年呈火山噴發的態勢,但它的發展正在趨緩,目前的短視頻生產進入瓶頸期。
字節跳動增速明顯下滑
據多家媒體報道,字節跳動國內廣告收入過去半年停止增長,這也是字節自 2013 年開啟商業化以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對此,字節跳動表示“不予置評”。
毋庸置疑的是,廣告收入是字節跳動收入的主要來源,字節跳動2020年廣告占實際收入的77%。廣告收入半年停止增長,或意味著字節跳動收入增長全面放緩。
此外,第三方數據還顯示,字節旗下這兩款最核心產品,抖音、今日頭條的DAU都增長乏力,今日頭條甚至處于虧損邊緣。
事實上,“商業化變現”的困難,不僅僅是字節跳動,還有快手、西瓜視頻、B站也在“商業化”問題上不斷遭遇挑戰。
11月17日,百度三季報顯示,其在線營銷收入為 195 億元,同比增長6%,相較于上一季度18%的增長,增速放緩。
此外,去年一度引發市場熱捧的B站也在走上“破圈”之后,財報開始出現大幅虧損。
據嗶哩嗶哩最新財報顯示,今年三季度,公司營收52.1億元,同比增長61%。但凈虧損卻高達26.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1億元虧損大幅提升。今年前三季度,B站累計虧損已達47.1億元。
為什么短視頻爆火時代,各大互聯網巨頭會出現增長放緩?
紅利時代已近尾聲
對于用戶來說,每天的娛樂時長是有限的,而這點有限的時間卻被在無限的瓜分。另外,用戶的總量是有限的,總有一天這些用戶會達到一個可控制的邊界。雖然現在的用戶還在增長,但是距離頂點已經是不遠了。
據《中國互聯網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互聯網普及率為70.4%,而短視頻用戶的規模就為8.73億,占中國網民整體的88.3%,這也就意味著我國近九成網民已經成為短視頻平臺的流量創造者,短視頻平臺已將流量充分挖掘。
而市場調查也顯示,短視頻市場在突破8億(月活用戶)大關后,增長開始出現乏力。毫無疑問,短視頻的用戶增長已然快到天花板了。
另一方面,短視頻作為這兩年最火爆的風口之一,各大玩家都想要分一杯羹。雖然抖音和快手用戶已經占據市場60%以上的份額,但是曾經的長視頻“優愛騰”甚至是嗶哩嗶哩也紛紛在短劇領域發力,這場原本屬于短視頻平臺的暗戰也將會走上臺前。
在搶占市場的同時,各大企業的營銷推廣手段層出不窮,騰訊微視通過補貼政策來捆綁內容創作者,今日頭條也是找來眾多明星代言助陣,不遺余力的為抖音“燒錢”。殊不知,經過此前一系列的短視頻行業大戰,各個巨頭已經爭的一敗俱傷。
與此同時,這個行業參與核心競爭的門檻已經非常高,各方要拼技術研發、拼資金和帶寬,這不是一般創業公司可以做的。
隨著短視頻行業的逐漸成熟,用戶紅利期將逐漸消失,市場滲透率也會接近天花板,短視頻平臺百花齊放的市場格局將迎來行業洗牌期。
監管趨嚴
其次是,隨著短視頻行業的飛速發展,國家在短視頻行業的監管正在不斷趨嚴,確定了短視頻這類新興行業的監管范疇,提高并規范了行業門檻。
早在去年11月,國家廣電總局下發《關于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確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后續的規范也將會越來越多,甚至有可能像規范游戲行業一樣,限制每日瀏覽的時間。
而在監管趨嚴下,準入要求的提高也增加了行業創業難度,平臺在內容審核、監管和技術上的投入相當巨大,如果不能有持續的資金注入,專業不夠的短視頻平臺或內容推主將面臨淘汰。
用戶流量逐漸涌向少量的頭部平臺和垂直細分領域的腰部平臺,大量中長尾平臺將面臨被整合甚至淘汰,未來或許又會不斷出現新的傳播信息的app,催生嶄新的行業。
總得來說,當前的短視頻市場已經被巨頭們瓜分殆盡。而隨著市場遭遇瓶頸,無論是行業企業還是投資者都應該回歸理性,用更加客觀的態度去面對未來的市場變化,才能尋找到更好的機會。
關鍵詞: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