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新三板明星公司藍山科技(830815)財務造假案,近日落下帷幕。11月22日,藍山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
經查明,藍山科技2017年、2018年、2019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和公開發行文件編造重大虛假內容兩大違法事實。證監會決定對公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400萬元罰款。
值得注意的是,藍山科技財務造假所涉及的四家中介機構此前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這四家中介機構分別是華龍證券、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北京市天元律師事務所和開元資產評估有限公司。
那么,作為“看門人”的中介機構,是否需要為藍山科技投資者的損失“買單”呢?
公開資料顯示,藍山科技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集光通信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技術服務于一體的光傳輸接入設備及其解決方案提供商。2014年經華龍證券推薦在新三板掛牌,2017年至2019年連續三年躋身創新層,成為新三板明星公司。
2020年4月29日,藍山科技公告了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說明書(申報稿)等公開發行并在精選層掛牌的申請文件。時任保薦機構、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正是華龍證券、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北京市天元律師事務所,而開元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則為其報告期內處置一批生產設備出具了評估報告。
在全國股轉公司自律審查及證監會現場檢查過程中,發現藍山科技信息披露真實性存疑,涉嫌違反《證券法》《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證監會按程序對藍山科技啟動立案調查。
2020年10月開始,藍山科技開始連環爆雷,多名董事、監事、高管離職;大部分員工已離職且頻繁涉訴;公司及子公司被列入被執行人;主要銀行賬戶被凍結;公司主要業務光通信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已處于停頓狀態。
2021年5月6日起,藍山科技股票停牌。根據相關規定,因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度報告,公司股票存在將被終止掛牌的風險。
自證監會2019年10月25日宣布新三板啟動全面深化改革以來,藍山科技股價一度被資金熱炒,從1.14元/股左右上漲至2020年4月最高點6.11元/股,上漲幅度超過400%。而同年9月復牌第一天,公司股價就大跌68.79%。截至今年4月停牌,公司股價已跌至0.22元/股。
上海市東方劍橋律師事務所吳立駿律師提示,藍山科技財務造假,應對投資者相應損失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而四家涉案中介機構亦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凡在2020年9月28日持有藍山科技的受損投資者,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大眾證券報”(特征碼:18018)報名,參與索賠。
近年來,在A股不少上市公司“爆雷”事件中,存在中介機構履職盡責不到位的問題。去年5月,證監會主要負責人更是明確表態,有的中介機構甚至放棄操守和底線,淪為“放風者”和造假“幫兇”。目前,中介機構作為資本市場的“看門人”,監管部門對其的監管力度也在不斷加碼。
記者 肖宏娟
掃碼報名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