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晚間,華虹計通(300330)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證監會《立案告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華虹計通表示,公司目前生產經營狀況正常。立案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調查工作,并嚴格按照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受此消息影響,華虹計通29日開盤跌幅一度超7%,截至29日收盤,公司股價報9.37元/股,跌6.21%。
目前尚不清楚華虹計通被查的具體原由,鑒于證監會已經對公司立案,上海市東方劍橋律師事務所吳立駿律師表示,截至2021年11月26日收盤時持有華虹計通股票的受損投資者,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大眾證券報”(特征碼:18018)報名,參與索賠。
公開資料顯示,華虹計通是一家國有控股的基于射頻識別技術(RFID)的電子收費與支付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和設備供應商,專業從事非接觸式IC卡自動收費系統的設計、開發、集成、銷售和服務及相關終端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2012年6月上市后,華虹計通當年盈利3167.43萬元,此后公司盈利金額再未超過這個數字。具體來看,公司2015、2016年連續兩年虧損,累計虧損4256萬元,2018年再次虧損1930萬元,而2017、2019、2020年三個年度均為微利且都“穩定”在510-595萬元之間。
2021年三季報顯示,華虹計通第三季度虧損456.22萬元,前三季度盈利171.54萬元。需要指出的是,今年前9月,華虹計通獲得政府補助163.43萬元。
事實上,從2017年年報開始,華虹計通各期年報、中報均被深交所下達問詢函,其中多次出現不符合常規財務數據邏輯的異常情形引發各方關注。
如華虹計通2018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大幅下滑,四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卻暴增;2018年及2019年一季度,其呼市城軌售檢票系統項目執行進度為0,卻持續收到回款;2019年度,公司營業收入與應收賬款呈現一增一減的反向變動;2020年度,公司營收3.24億元同比增24.45%,凈利潤588.23萬元同比僅增14.8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反為-5901.49萬元由正轉負;2021年中報中,公司應收賬款1.52億元較期初增長28.68%,其他應收款739.35萬元較期初增長133.43%,而公司僅計提相應壞賬損失-626.71萬元、-2.86萬元。
為此,深交所歷次問詢函中曾先后要求公司說明:項目回款和預收賬款金額是否有誤,前五大應收賬款對應客戶的信用狀況,其他應收款大幅增長的原因,壞賬準備計提是否充分,經營活動現金流與收入、凈利潤數據反向變動且各季度財務數據差異較大的原因和合理性,是否存在調節利潤以規避暫停上市等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華虹計通新一輪定增融資或受到影響。2021年4月,公司宣布將向控股股東上海華虹集團、松江國投非公開發行股票2820.87萬股,預計融資2億元,發行價7.09元/股。其中,松江國投將作為公司戰略投資者投資1.5億元;本次發行完成后,松江國投將持有公司10.61%的股份。
記者 肖宏娟
掃碼登記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