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奶粉行業集中度逐步提升,競爭愈發激烈,細分賽道成為奶粉企業的發力點。嬰幼兒配方羊奶粉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嬰幼兒配方牛奶粉的替代產品,在國內市場呈現較快發展勢頭。
近期,貝因美股東名單中浮現出一家羊奶粉企業的掌舵人——和氏乳業董事長劉安讓,劉安讓的入股讓業內對貝因美在羊奶粉領域的布局浮想聯翩。有接近貝因美的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不排除雙方今后在羊奶粉等業務領域開展業務合作。”
羊奶粉領域的廝殺日漸升級,眾企業爭相加大砝碼。大型乳企對羊奶粉企業的收購、參股比比皆是,甚至已經上升至對羊奶資源的掌控。
新浪潮也隨之帶來監管層對嬰幼兒配方羊奶粉行業的規范,新一輪的淘汰、變革也將逐步上演。
硝煙四起
近日,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向貝因美詢問:“劉安讓是個人持股還是和氏乳業代持?”貝因美對此回復稱,劉安讓系貝因美持股1.85%的股東。
盡管劉安讓是個人持股,但是和氏乳業董事長的身份,也不免引發業內關注雙方接下來在羊奶粉領域是否會有動作。
有接近貝因美人士向記者表示:“劉安讓通過貝因美定增成為貝因美第五大股東,相信是認可貝因美所在的黃金賽道以及國家三孩政策等一系列支持生育養育、利好行業發展的政策出臺,同時也是看好貝因美經過幾年的調整正處在高性價比的歷史底部和拐點。”
上述人士進一步透露,“羊奶粉市場是一個已經日趨成熟的細分市場,貝因美對行業內外的合作持開放的態度,愿意探討任何形式的互利共贏的合作。”
據了解,貝因美對羊奶粉領域早已“摩拳擦掌”。在貝因美此前公布的定增方案中,貝因美計劃在天津新建一處乳粉生產基地用以生產嬰配羊奶粉和嬰配有機奶粉,其中計劃新增年產1萬噸嬰配羊奶粉。
不僅如此,為使新工廠、羊奶粉等項目未來順利落地實施,貝因美還引入前三元食品集團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吳松航,負責天津新工廠。
貝因美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嬰配羊奶粉近年來在國內市場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主要國外品牌及領軍的國內品牌在這個細分領域基本都有產品布局。相信對于貝因美獲得新的盈利增長點,完善產品結構,積極應對市場競爭也將有積極作用。”
貝因美入局羊奶粉只是行業中的冰山一角。
在今年7月,飛鶴乳業收購陜西羊奶粉企業小羊妙可,意味著時隔7年,飛鶴再度入局羊奶粉領域;隨后11月,飛鶴通過旗下原生態牧業收購一處位于陜西省的羊奶資產,其中包括奶山羊的養殖設施、羊奶生產線,以及若干養殖場的土地使用權。
伊利則是推出金領冠悠滋小羊嬰兒配方羊奶粉等系列產品入局羊奶粉市場。推出自家產品的同時,伊利通過全資子公司金港商貿入股羊奶粉領域龍頭澳優乳業,持股比例為澳優已發行股本的34.33%,伊利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
“伊利等大型乳企進入羊奶行業,不僅說明該行業已被市場認可,也表明羊奶未來會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奶山羊的養殖有一定的區域限制條件,對大型乳企而言,羊奶行業上游產業需較長時間的培育和發展,才能具有一定規模。擁有專業奶山羊全產業鏈經營企業,仍會擁有幾年快速發展的機會。”有區域性羊奶粉企業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監管即將落地
行業興起,監管也隨之而來。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標簽標識的公告》。公告中指出,“產品名稱中有某種動物性來源字樣的,其生乳、乳粉、乳清粉等乳蛋白來源應當全部來自該物種。使用的同一種乳蛋白原料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動物性來源的,應當在配料表中標注各種動物性來源原料所占比例。”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11月12日),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申請照此執行。2023年2月22日起生產產品的標簽標識應符合公告的要求,此前生產的產品可銷售至保質期結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強調。
也就是說,市場上添加牛乳清粉的“半羊”奶粉將不再被允許稱為嬰幼兒配方羊奶粉。
“此次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公告,對當前羊奶粉行業‘全羊’‘半羊’產品規范化標識指明了方向。有助于進一步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推動羊奶粉市場長期健康、有序發展。”飛鶴向記者表示。
某“全羊”奶粉從業者向記者坦言:“現在行業越來越規范,避免一些魚龍混雜的情況出現,羊奶粉發展至今,有越來越多針對性的政策和規定出臺,說明這個產業越來越大,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羊奶粉的價值也會被更多地看到。”
在乳業專家王丁棉看來,嬰配粉標識新規的出臺是國家監管部門發現嬰幼兒配方羊奶粉存在某些亂象。例如“半羊”奶粉以羊奶粉名義進行售賣,從而損害消費者利益。
“‘半羊’奶粉在業內紛爭已有7、8年之久,并且占據羊奶粉市場過半的市場份額。此次公告的出臺將會對‘半羊’奶粉造成致命打擊。銷售商、經銷商放棄與‘半羊’奶粉品牌合作的現象將會涌現,甚至有一些‘半羊’奶粉企業準備放棄新一輪的嬰幼兒奶粉配方注冊申請。”有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伴隨著公告的落地,未來或超過六成的羊奶粉中小品牌將退出市場,將來羊奶粉市場的主要參與者,預計還是集中在一些大的品牌企業或有實力的中等規模企業之間,他們不僅有國際供應鏈優勢,也有資本和經營規模優勢。”另有國內某奶粉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半羊”奶粉在市場上大量存在與羊乳清粉稀缺,價格昂貴等原因息息相關。王丁棉向記者直言:“嬰幼兒配方羊奶粉生產最大的受限是羊乳清粉的供應問題,當下羊乳清粉、濃縮乳清粉幾乎依賴于進口。”
上述奶粉企業負責人也提出相同觀點:“目前國內眾多羊奶企業,雖然有上游養殖的產業,但僅僅是具備羊奶全脂粉資源,卻沒有羊乳清資源,在國際上也缺乏相應的渠道和經驗以及采購規模和資金。”
王丁棉建議道:“想要解決乳清粉緊缺的問題,可以立足于國內,規模養殖奶山羊、綿羊,并通過羊奶加工比如奶酪,從加工副產品中生產出羊乳清粉。同時,加強在國外組織羊乳清粉原料的采購,可與國外羊奶產品生產加工企業進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