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人民日報社《國際金融報》主辦的“洞見未來·共創綠色經濟”第四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先鋒論壇暨2021年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辦。
本屆活動在延續往屆企業社會責任主題的基礎上,具體聚焦綠色經濟、“雙碳”目標、共同富裕、鄉村振興等議題,多家行業頭部企業與中國社科院研究員、中國ESG30人成員等嘉賓共同探討了新時代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新思路與新方向。
值得關注的是,在論壇的頒獎典禮上,國內知名家紡企業——水星家紡(603365),被評為 “2021年度社會責任新銳企業”。
據悉,水星家紡高度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工作,始終將社會責任融入到企業日常經營和發展戰略之中,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回饋社會。
在2020年疫情爆發期間,水星積極響應政府號召,72小時內即改造完成10條生產線用于民用防護服的生產,助力國家全民抗擊疫情。針對武漢地區醫護人員生活物資緊缺的情況,公司向武漢地區醫院捐贈羊毛抗菌冬被,以解醫護人員的燃眉之急。
同時,水星家紡狠抓內部防疫防控,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做好全體員工的健康摸查、防疫宣傳、消毒防控等防疫工作,把防疫防控工作做細做好做實,為科學有序地復工復產提供基礎保障。在積極籌備自身復工復產的同時,公司還帶動上下游配套企業的復工復產,發揮了骨干企業帶動關聯企業復工復產的作用。
2021年,在鄭州發生水災期間,水星家紡快速反應,組織資源,向鄭州市紅十字會捐贈12000條被子,用于當地的災后重建工作,并持續關注后續進展。
長久以來,公司還一直通過支持文體事業、高校科研、愛心助殘等多種形式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公益慈善活動,回饋社會。
在不斷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水星家紡還積極踐行“雙碳”戰略,深入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隨著《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綱要》和《科技、時尚、綠色發展指導意見》的發布,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不斷被人們關注及熱議探討。
水星家紡作為行業龍頭,也一直在積極構建全產業鏈低碳開發,加速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和服務為坐標的低碳發展路線圖,攜手有共同愿景的合作伙伴去開創可持續發展之路,成為碳中和時代的行業推動者。
今年10月,在intertextile2021秋冬面輔料展上,水星家紡攜手合作多年的伙伴奧地利蘭精集團共同展出了參與LCA測評的水星家紡“夏沫之初”四件套,該產品由TENCEL?, 天絲?萊賽爾LF纖維制成。該纖維以天然針葉樹為原料,在奧地利采集并在當地進行生產,獨特的閉合式生產過程不產生污染,源頭可控,生物降解,還獲得了歐盟環境獎。水星家紡“夏沫之初”四件套因其天然環保的產品特性收獲了一眾好評。
值得一提的是,水星家紡近年一直與有可持續發展愿景的品牌共同開展綠色主題活動,公司表示,未來也將長期致力于可持續發展,將創新驅動貫穿于全過程,把行業內外協同發展貫通到全鏈條,積極與合作伙伴、行業協會等一起,共同推動紡織行業向低碳、綠色、循環及可持續方向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