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太平洋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維持藍思科技(300433.SZ)“買入”評級,在這次中建材凱盛的戰略成功達成后,接下來在光伏超薄玻璃等新興領域藍思將會持續快速推進,后續的訂單落地規模與量級非常值得期待,預計2021-23年利潤為55.62/81.33/106.62億,PE為18.79/12.85/9.8倍。
事件:公司與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凱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在深圳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雙方奠定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公告指出,未來公司將充分發揮在玻璃加工領域的先進技術和產業規模優勢,凱盛科技集團在光伏新材料等領域的先進技術優勢,促進雙方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技術、材料、設備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加快公司光伏玻璃項目的資源選建、窯爐建設、技術加工的全產業鏈布局落地。
太平洋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戰略合作是公司光伏既定戰略的重要布局。
中建材凱盛科技集團在國內高端光伏玻璃工程和裝備領域具有顯著的技術優勢,設計或總承包建設了數百條高端浮法玻璃和太陽能光伏玻璃生產線,在國內高端玻璃工程市場占有率、中國出口高端玻璃工程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藍思與凱盛科技集團的戰略合作,對于公司在光伏組件超薄玻璃領域的切入是非常重要的保障:
首先,由具備豐富經驗的凱盛幫助藍思建設光伏超薄玻璃窯爐產線,這本身就很好地規避了藍思自身在前道窯爐領域的建設風險,令藍思能在前道建設與設計方向少走很多彎路。凱盛在光伏玻璃等相關領域的專利與技術能與藍思共享,也將令藍思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夠順利避開競爭對手的專利陷阱與阻礙,聚焦工藝技術與生產制造。
第二,藍思主攻2.0mm以下規格的光伏超薄玻璃,中建材是國內迄今為止唯一建成1.6mm規格光伏玻璃窯爐產線,并且具備批量供應能力的公司。與中建材凱盛的合作,能使藍思在超薄光伏玻璃領域的起步不輸任何其他傳統玻璃的制造廠商,而且還有后發優勢。在先前藍思發布公告成立子公司湖南藍思新能源有限公司時,有部分投資者認為藍思進入光伏玻璃的市場時間太晚,這種觀點顯然對公司的目標市場缺乏理解。在該行先前的深度報告中已經明確指出,藍思未來要切入的1.6mm或1.2mm規格的超薄光伏玻璃主要是針對雙玻或雙玻雙面方案,目前國內參與者寥寥,但卻是未來非常重要的高效能光伏電池的進階方向,替代單玻方案的成長空間明確。
第三,窯爐從建設到批量達產需要接近一年左右的時間,在這個區間里由凱盛集團來為藍思供應光伏玻璃原片等材料,且享受優先供應以及最優惠價格,同時還能有專業技術培訓和專業人才支持,能夠充分保障藍思在前道窯爐產業鏈布局還未完善的前提下,得以先行獲得行業最佳的前道競爭優勢,繼而發揮出公司在后段領域的強大工藝與技術底蘊,為下游組件廠商交付出性能與價格都有充分優勢的超薄玻璃產品。
第四,合作協議明確指出:與凱盛集團的合作,將貫穿資源選建(石英、純堿等礦藏購買)、窯爐建設、技術加工等全產業鏈布局。在凱盛集團的支持下,在全產業鏈打通的前提下,藍思消費電子領域的技術迭代與消化能力將有望全面復制到光伏超薄玻璃領域,公司在超薄、超輕、高透、高硬度等微觀技術領域的技術積累與成本優勢是傳統玻璃廠商所不能比擬的。公司有望成為超薄光伏玻璃在雙玻領域非常重要的迭代推動力,而并非只是一個普通參與方,這也是該行看好藍思在這一領域成長的關鍵要素。
與中建材的戰略合作,還將成為公司其他材料前道領域的重要保障或伏筆。
理論而言,窯爐建設如果鋪開,公司在前道玻璃等材料領域被其他供應商卡脖子的可能性也將大幅縮小。工藝上窯爐后端無論做壓延法還是浮法,只是實際制程的選擇,未來如公司的高端輕薄電子化大尺寸汽車應用玻璃(如側窗、檔風、天幕等)規模逐漸上量,早晚會有面對此類狀況的可能性,因而這一合作為后續若干年的健康發展埋下了重要的伏筆。
果鏈明年將是明確大年,公司本業高增成長假設被進一步夯實。
韓國零組件業界傳出消息,指出相較2021年,蘋果決定將2022年上半的iPhone出貨量調升30%,設為1.7億支,相較2021年的1.3億支高出30%,并且已向主要零組件供應商通報此決定,全年出貨量將挑戰3億支目標。
藍思作為果鏈玻璃、金屬、藍寶石、陶瓷核心供應商將充分享受這一規模成長的紅利,而且明年除了傳統業務增量外,完全替代可成手機中框業務的藍思精密泰州在金屬側的貢獻也可圈可點:通過行業調研,該行看到藍思精密泰州在蘋果鋁合金中框中的份額有望從今年的20%左右,進一步成長至30%(60%左右富士康,其余捷普綠點)。
藍思精密泰州在iphone13與14手機金屬中框交付規格數量的持續成長,以及明年上半年新款廉價機型金屬中框獨供的占比,是這一結論的重要支撐,藍思精密泰州金屬業務明年的成長將成為增量又增利的重要看點。
投資建議:顯然,本次戰略合作公告是公司前序光伏戰略的重要兌現與落地,光伏超薄玻璃將與先前布局的新能源汽車組件與玻璃相關產品,在資源、生產和技術上形成高效協同,成為公司未來十年在消費電子之外的兩大新興賽道。藍思先于行業以及競爭對手,利用自身工藝創新、技術儲備的積累,以及對玻璃這一材料產品應用獨特的理解與沉淀,切實打開了自身的消費電子天花板,抓住了新能源領域的發展機遇。
風險提示:消費者購機能力減弱,大客戶新機銷售情況不及預期;安卓系機型2021-2022年復蘇成長不及預期;競爭對手惡性降價導致行業利潤率下滑。公司新能源領域車載或光伏玻璃推進進度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