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被立案調查后,江特電機(002176)上周五直接一字跌停。近日,包括平安基金、國投瑞銀、信達澳銀在內的三家基金公司陸續發布調整下調江特電機估值的公告,最新估值價格為19.40元,相比上周五的收盤價格21.55元下調了10%。
12月11日,平安基金發布《關于旗下基金所持江特電機估值調整的公告》,決定自2021年12月10日起,對公司旗下基金(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除外)所持有的股票江特電機進行估值調整,估值價格為19.40元。待上述股票交易體現活躍市場交易特征后,將恢復為采用當日收盤價格進行估值,屆時不再另行公告。
就在同一天,國投瑞銀也發布相關估值調整的公告,自2021年12月10日起,公司對旗下基金持有的江特電機采用19.40元進行估值調整。
事實上,早在12月10日,信達澳銀就已率先調整了江特電機的估值,最新估值為19.40元/股。
12月13日,江特電機開盤跌7.19%,報20元/股。據Wind資訊顯示,江特電機在集合競價時,成交了775836手,成交金額15.5億元。截至收盤,江特電機報22.06元/股,漲幅2.37%。
江特電機被下調估值源于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12月9日晚間,江特電機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證監會《立案告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遭受損失的投資者如何索賠?特別是在跌停板賣出的個人投資者能否挽回損失?上海市東方劍橋律師事務所吳立駿律師提示,凡在2021年12月9日收盤時,持有江特電機股票的受損投資者,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大眾證券報”(特征碼:18018)報名,參與索賠。
資料顯示,江特電機于2007年10月上市,主要業務為鋰云母采選及碳酸鋰加工、特種電機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在號稱“亞洲鋰都”的宜春地區合計持有或控制的鋰礦資源量1億噸以上,并擁有多處采礦探礦權,在利用鋰云母提鋰細分行業中礦資源量及提鋰產能屬居前水平。
因2018年度、2019年度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公司股票交易自2020年4月30日起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今年4月,公司剛剛撤銷退市風險警示。
2021年以來,受益于鋰電新能源賽道景氣度高漲,下游需求釋放銷售價格大幅揚升,江特電機碳酸鋰業務迎來爆炸式增長。今年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0.30億元,同比增長44.66%;歸母凈利潤為2.49億元,同比增長1066.33%。
隨著業績上漲的還有公司股價。2020年5月20日,江特電機盤中創下1.25元/股的低點,隨后便開啟了高歌猛進的態勢。2021年9月14日,江特電機盤中創下歷史新高32.56元/股,區間漲幅超過25倍。
目前尚不清楚江特電機被查的具體原由,還需證監會的進一步調查結果。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一旦上市公司因虛假陳述受到監管部門處罰的,受損投資者可以依法起訴江特電機進行索賠彌補損失。賠償范圍包括:投資差額、傭金、印花稅和利息損失等。
記者 肖宏娟
掃碼報名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