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九號公司設立5000萬知識產權保護基金,用于獎勵舉報制造、銷售、許諾銷售侵權產品等侵權行為的單位或個人。
(圖源:九號公司官方微信)
此前,九號公司官方發出《嚴正聲明》稱,有部分電動車企業嚴重侵犯九號公司的研發成果,擅自實施該公司旗下產品九號電動車A系列、B系列、C系列、E系列產品外觀設計專利。據了解,該公司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對部分電動車企業提起了多起專利侵權訴訟,累計索賠金額超過1000萬元,并要求侵權者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消除市場影響。
(圖源:九號公司官方微信)
從剛剛落幕的“格力與奧克斯的專利戰”,到引發熱議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個人勞動成果的維權官司”……,再到如今“九號公司的專利維權訴訟”,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開始意識到專利、商標、商業秘密等無形財產的重要價值,并逐漸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回顧電動車行業發展二十余年來,產品簡單抄襲和模仿行為不斷,其中,在電動車行業展會上所暴露出的產品同質化現象更為嚴重,誰家的車型銷量好跟風現象就越嚴重,這也讓電動車行業給消費者留下了缺乏核心創新能力、技術含量低的刻板印象。所幸面對2019年新國標政策的到來,致使行業開始洗牌,激勵著破局者與引領者的開拓創新,而作為破局者的九號公司在此時跨界而來,通過自主創新研發產生的產品設計及技術專利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感受和體驗,從而迅速打開國內市場,受到廣大消費者的熱愛與追捧。“九號電動”由此在電動車行業躋身成為知名的一員。
就在九號電動車贏得廣大消費者認可的同時,也引起了抄襲者的廣泛關注。但對于市場上出現的直接“拿來主義”的做法,九號公司決心用實際行動捍衛自身合法權益。能有這樣的底氣,主要得益于九號公司強大的知識產權“護城河”,讓自己可以以身作則,助力產業良性發展,對侵權行為霸氣說“No”!
而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不僅可以調動人們在創造層面的主動性,也能更深層面的鼓勵社會創新,因為創新產品的出現是需要花很大代價的,若仿制品充斥市場,靠低廉成本攻城略地,正品卻賣不出去,那誰還會搞發明創新?若抄襲就能彎道超車,笑傲江湖,那誰還會去下“笨功夫”?知識產權保護不力,一定會扼殺原創者的積極性,消滅社會的創新動力。
因此,保護知識產權,確保發明創造者的應得利益,才能最大限度激發人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入“十四五”時期,國家要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轉向高質量發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運用知識產權保護來激勵創新,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和競爭優勢。目前,我國正在行政、立法、規范市場秩序和技術領域全面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加強,也在更好地助力中國的高質量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而一味地簡單抄襲和模仿,不僅與國家倡導的創新驅動發展的理念相違背,而且不利于企業與行業的長遠健康可持續發展,存在這種行為的品牌和企業也終將受到市場的制裁而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