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雖然元宇宙概念有所降溫,不及剛提出時那般火爆,但資本市場對其炒作力度仍然不小。有不少小公司搭上“元宇宙”概念后都迎來了暴漲,這次的主角就是一家此前市值跌到不足50億元的上市公司。
12月15日,此前“五連板”的美盛文化又是一度漲停,截至午間休市仍是封板狀態,股價達到7.67元/股,封單達到了13萬手,似乎有望實現“六連板”。
搭上元宇宙,公司股價暴漲
目前,美盛文化總市值已經達到近70億元。而在過去幾個月里,公司股價其實一直不溫不火,甚至一度走低,堪堪只有3.65元/股,市值僅30億元。
然而,10月28日,就在公司股價觸到近七年底部時,美盛文化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于2015年、2016年開始布局AR/VR產業,元宇宙(深圳)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為美盛愛彼的子公司。”
搭上了“元宇宙快車”,一句話,改變了美盛文化的走勢,一個半月過去,公司股價一路飆升至7.67元/股的高點,累計漲幅達到了110%。
上周開始,美盛文化更是遭到資金爆炒,開啟“連板”模式,目前已經連續五個交易日收報漲停,甚至有望實現“六連板”。
據2021年12月14日公布的交易公開信息顯示,美盛文化因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的證券登上龍虎榜,已是最近5個交易日中第4次上榜。
在買賣榜前幾大席位中,拉薩軍團、第一創業(北京新街口北大街)等榜上有名,均是游資和散戶席位。
元宇宙有多強?爆雷后繼續漲停
值得注意的是,12月10日,美盛文化剛剛收到浙江證監局警示函。
其中備受關注的是,美盛控股及其關聯方在2020年、2021年1月-9月期間,通過對外投資等方式劃轉美盛文化款項,存在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情形。2020年累計發生資金占用4.83億元。2021年1-9月期間累計發生資金占用7.7億元。
在此次問詢中,此前受到市場關注的獨立董事也現身其中,發揮了應有作用。在當日發布的問詢函回復中,美盛文化3名獨董挺身而出,連夜查證核實,回復稱認為實控人涉嫌資金占用或利益輸送。
12月11日,美盛文化發布公告稱,今年1至9月,美盛控股累計占用美盛文化資金共計7.7億元,截至到9月末,已歸還金額3.01億元,未歸還金額為4.68億元。截至公告日,公司已收到控股股東4.68億元還款,后續年審會計師事務所將對上述資金占用事項進行核查。
一家總市值還不到70億的公司,實控人占用資金達到了7.7億元,雖然現在已經歸還,但也是實實在在地爆雷了。可即便這樣,公司股價還是不跌反漲,自公告日至今,已經有三個交易日,美盛文化也連續三日錄得漲停。
只能說,元宇宙的“魔力”是真的強大。尤其是對于市值不過幾十億的小公司,資金炒作起來更加容易,炒出幾個漲停引發市場關注還真不是太難。
實控人占用資金已非首次
事實上,這并不是美盛文化的控股股東首次占用資金。
早在2019年,就發生過類似的事情。
經浙江證監局查實,在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間,美盛控股及關聯方累計轉出美盛文化資金共計15.38億元,截至2018年底未歸還占用資金余額為12.45億元,上述占用資金于2019年4月28日歸還完畢,導致美盛文化的2018年一季報、半年報及三季報財務數據披露不真實、不準確。
此外,美盛文化還存在收購同道大叔未及時公告、違規使用募集資金、業績大“變臉”未及時修正等諸多問題,稱得上是“身患多個疑難雜癥”。
各類問題纏身,屢遭監管卻又屢次觸犯,也難怪公司股價近幾年會從34.08元/股的高點一路跌至3元出頭,雖有搭上了元宇宙的概念遭到爆炒,迎來了一波拉升,但公司基本面才是發展關鍵。不解決好自身的問題,等炒作資金離場之時,公司股價怕是又要一蹶不振了。
據此前公布的三季報顯示,美盛文化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為7.67億元,同比下降3.63%;歸母凈利潤5286.17萬元,同比下降4.25%;扣非凈利潤1518.31萬元,同比下降63.36%。
對于業績下滑,美盛文化解釋為,營收下滑主要是公司產品出口為主,美元匯率下降所致;凈利潤下滑主要原因是原材料漲價。
機構看好元宇宙潛力,但需警惕炒作風險
對于元宇宙的前景,各大機構仍舊是看好的。
中信建投證券指出,目前的虛擬世界互聯網已經可以和實體世界有一定程度的融合,2020年以來,VR/AR硬件技術上的變革啟動,或將逐步實現滿足全真互聯網的真實沉浸需求。
據光大證券測算,元宇宙2025年國內市場空間在3400至6400億元量級。
但是,從市場目前的投機氛圍和瘋狂程度來看,“元宇宙”的炒作價值遠遠大于當前的實際價值,房地產、NFT、游戲、AI、社交……所有能夠想到的產業似乎都可以和元宇宙綁定。
但戳穿了說,十年后的它或許可以讓我們實現一個完整的虛擬世界,做到完全潛行,可歸根結底,相較“元宇宙”,現在的元宇宙似乎更像“氪金宇宙”。
今年以來,官媒也多次發文點評元宇宙熱潮,表示現階段元宇宙仍是一個不斷演變、不斷發展的概念,不同參與者也會不斷豐富它的含義,需要警惕資本綁架、倫理風險、立法監管空白等問題。
歷史上一直不缺少熱點輪換,互聯網金融、工業4.0、手游、VR、可燃冰等,都給一些投資者帶來回報。可現如今多數概念都趨向了沉寂。
元宇宙即使很有前途,但是和之前很多概念一樣,只有極少數公司能夠勝出。然而,當局者迷,已經入局炒作者不愿承認自己會輸,在熄火之前無法意識到其中風險,最終落幕時,輸多贏少,仍免不了懊惱和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