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連收到關注函、警示函后,中公教育(002607)被立案調查。
12月16日晚,中公教育公告稱,公司于12月15日收到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告知書》(編號:證監立案字0232021010號),因涉嫌未按規定披露關聯交易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中公教育表示,立案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證監會的相關調查工作,并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公司本次被立案信披違規事項或與此前收到安徽證監局警示函內容有關。
11月30日,中公教育公告,安徽證監局對中公教育進行專項檢查,發現2019~2020年,中公教育與關聯方北京創晟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貝丁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吉安市井開區理享學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陜西冠誠實業有限公司等之間存在業務合作,相關交易金額達到應披露標準,但未按規定履行董事會、股東大會審批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
此前,中公教育三季度業績大幅下滑引發關注。
財報顯示,中公教育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63.01億元,同比下滑15.29%;凈利潤為虧損8.91億元,同比下滑167.45%,其中第三季度營收14.45億元,虧損7.94億元。而去年第三季度營收為46.31億元,凈利潤高達15.54億元。
深交所就此三季報向中公教育發出關注函。
此后,中公教育解釋了三季度收入下滑,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確認收入較高,今年省考招錄人數下滑,教師、事業單位招錄人數也減少。
然而,經證券時報梳理發現,中公教育對關注函的回復未能全面釋疑,比如公司尚存在經營現金流回款逆轉,存貸雙高,變相貸款助推業績虛高等現象。
12月23日,中公教育再收深交所關注函,要求說明公司2021年針對公務員序列提供的產品數量、長線班學員的數量,說明同2019年、2020年的差異情況,并結合近三年的報名人數、考試人數的變化說明公司2021年公務員序列人數及收入均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公司市場占有率是否下降等相關事項。
值得一提的是,一系列負面事件引發的連鎖反應之下,中公教育12月6日終止了運作一年的定增方案。
回溯公告,2020年11月23日,中公教育曾首次披露定增預案,擬定向增發12億股,合計募資60億元,其中擬拿出42億元募資額用于懷柔學習基地建設項目。
其后,中公教育兩度修改定增方案,最終將募集資金總額調減為不超過39億元,調整后募集資金僅用于支付懷柔學習基地建設項目的房屋購置款(不含土地款)及裝修費用。
12月16日,中公教育股價報收9.74元,下跌1.02%,較年內股價高點已經跌去近八成。公司目前市值649億,一年內市值蒸發逾20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