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逾330億元擴產!硅料環節會打響價格戰嗎?)
在行業大肆擴產之后,硅片巨無霸隆基股份已經率先下調產品價格,被不少投資者視為打響了硅料環節價格戰的第一槍!
而在上游的硅料環節,龍頭大全能源(688303.SH)依然在投入巨資擴大產能,后續硅料環節是否也會打響價格戰?
硅料龍頭斥巨資擴產
經過關注光伏行業的投資者或許知道,在美股市場有一家上市公司叫大全新能源(股票代碼:DQ),而這家公司和在A股上市的大全能源有很深的淵源。
據悉,2007年大全能源的控股股東開曼大全成立,2008年開曼大全設立了重慶大全,而這家重慶大全在成立之初就從事的是高純多晶硅生產和銷售,是國內最早開始從事多晶硅業務的企業。
2010年,開曼大全在紐交所上市,即是美股的大全新能源(同一個主體,不同的稱呼)。
2011年2月,開曼大全設立了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A股的大全能源),并將重慶大全的多晶硅業務逐步全部轉移至大全能源。
目前,開曼大全除持有大全能源、重慶大全和香港大全股權以外,無其他實質性經營業務。而重慶大全、香港大全并未開展實質性經營業務,大全能源實際上是開曼大全的生產經營主體。
開曼大全仍在紐交所掛牌,大全能源則在新三板上市又退市,最終于2021年7月登陸了科創板。
大全能源承接了重慶大全全部的多晶硅業務,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現在已成為了多晶硅原料領域數得著的龍頭之一。
12月20日的公告顯示,這位硅料龍頭又有了大動作!
大全能源擬在包頭市投資332.5億元。其中,20萬噸/年高純多晶硅項目、2.1萬噸/年半導體多晶硅項目預計總投資金額為242.5億元人民幣;30萬噸/年高純工業硅、20萬噸/年有機硅項目預計總投資90億元人民幣。
上述的20萬噸/年高純多晶硅項目、2.1萬噸/年半導體多晶硅項目擬在包頭市九原工業園區投資建設,分兩期建成,其中一期項目(一期項目建設10萬噸/年高純多晶硅+1000噸/年半導體多晶硅)預計投資金額約為85.5億元人民幣,預計在2022年一季度開工建設,并于2023年二季度建成投產;二期項目將根據市場需求狀況推進。
上述的30萬噸/年高純工業硅項目、20萬噸/年有機硅項目則在包頭市固陽縣轄區內的“包頭金山工業園區”投資建設。
大全能源表示,此次在包頭市投資建設本項目,旨在充分利用包頭市在工業基地人才和資源、營商環境、產業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本項目的投資建設一方面將擴充高純多晶硅的生產能力,帶動產品產量提高,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公司高純多晶硅業務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有利于進一步優化公司主營業務結構,實現公司產品結構的多元化,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優勢和盈利能力。
硅料價格飛漲,大全能源暴賺
事實上,下游應用端高景氣、硅料價格飛漲和業績暴增或許也是大全能源此次斥巨資擴產的原因之一。
眾所周知,多晶硅的主要原材料是工業硅,工業硅的原料則是石英礦。多晶硅根據純度和用途的不同,可分為光伏級多晶硅和電子級多晶硅(電子級要求的純度會更高),前者主要用于光伏電池的生產制造,后者則作為主要的半導體電子材料應用于電子信息領域。
從上述項目來看,大全能源擴產此次不僅僅限于高純多晶硅和半導體多晶硅,還延伸到了上游原料工業硅,同時也新增了有機硅方向的投資,涉及多個方面。
而近兩年以來,光伏產業亦和半導體產業均處于高景氣之中,硅料的價格整體呈現出持續飛漲之勢。
如下圖所示,大概自2020年5月以來,國產硅料價格呈現出三波上漲之勢,到2021年11月時已經超過270元/千克。
身為硅料龍頭,大全能源的業績也因此大增。
數據顯示,該公司2020年業績大幅增長,尤其是歸母凈利潤更是同比增長322.34%至10.43億元。
而在今年前三季度,大全能源實現營收83.05億元,同比增長177.16%,實現歸母凈利潤44.73億元,同比增長799.73%,遠超過去多年盈利之和,堪稱業績爆表。
通威股份(600438.SH)、合盛硅業(603260.SH)等硅料生產商的業績也都在2021年前三季度暴增。
價格戰會延伸至硅料環節嗎?
不過,擴大產能的可不僅僅是大全能源一家。例如,通威股份在四川樂山和云南保山的兩個5萬噸/年產能項目會于年度投產。
通威股份近日還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目前高純晶硅產能18萬噸。在建包頭二期5萬噸將于2022年投產,同時樂山新增20萬噸產能,其中10萬噸已啟動建設,計劃2022年底建成投產,預計2022年底公司高純晶硅產能將達33萬噸。
僅通威股份一家2022年底的產能就有可能較2021年年底的產能增長一倍。
此外,合盛硅業、江蘇陽光集團、信義光能等廠商也都相繼宣布了硅料項目建設規劃。
可以預計,在接下來的一兩年內,硅料的供給將會大幅提升。
這一點和硅片環節(硅片是硅料最直接的下游環節)是一樣一樣的,包括隆基股份、中環股份、雙良節能、上機數控等新老玩家也在2021年紛紛斥巨資擴大產能。
然而,有不少行業研究人士擔憂硅片環節產能可能過剩,可能會打價格戰的問題。
事實上,近期,隆基股份已經連續下調硅片產品的價格,被不少投資者視為率先打響了價格戰。
僅次于隆基股份的硅片龍頭中環股份也跟隨降價。
值得注意的是,硅料的價格其實在12月份也已經出現松動,遭遇回落。12月15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發布國內太陽能級多晶硅最新價格,單晶復投料最高成交價26.3萬元/噸,均價25.1萬元/噸,環比下降4.2%,本月降價7.95%;單晶致密料成交價也同樣出現下滑。
硅料項目從建設到正式投產有比較長的時間,這期間價格會不會進一步下跌、會跌多少這都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
好在硅料的需求端還是很值得期待的。受益于“碳中和”,硅料應用最廣的下游光伏產業前景很光明,長期來看,這個行業的裝機量有望持續增長,從而帶動硅料需求的增加。
與此同時,半導體產業的下游應用場景也非常廣泛,前景同樣向好,這也會帶動電子級多晶硅的需求。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當下小幅下降的價格對于硅料廠商來說依然是一個十分友好的價格,還能繼續賺大錢。但是長期而言,后續硅料價格走勢還得緊盯下游需求端的增長是否能匹配得上供給端的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