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躁動下,有人加倉進場,有人選擇撤離。
12月24日,豬肉股龍頭牧原股份繼續反彈,收漲4.27%,總市值攀升至2751億元。自22日以來,牧原股份已連續三日大漲,期間累計漲幅近13%。
盤后數據顯示,牧原股份今日出現10億元折價大宗交易,較收盤價折價13.7%,賣出方均為中信證券深圳濱海大道證券營業部。
不過,在中信證券深圳濱海大道證券營業部大手筆減持的同時,機構卻逆勢加倉牧原股份,兩機構合計買入金額超7億元,顯示出機構對牧原股份的看好。
今年下半年以來,市場對牧原股份財務問題的質疑聲不斷,商票事件發生后,市場又開始擔憂牧原股份的現金流問題。面對市場的質疑聲,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表示,存在質疑是正常的,已采取多種應對舉措。
牧原股份驚現10億元折價大宗交易
春節消費旺季即將來臨,市場對豬肉股的悲觀情緒有所緩和,近期,A股上市的豬肉股接連反彈,溫氏股份、大北農、牧原股份、新希望等均有不同程度反彈。
其中,作為豬肉股龍頭企業,牧原股份自22日以來接連大漲,今日再漲4.27%,股價收報52.28元/股,總市值達2751億元。
不過,盤后大宗交易數據卻顯示,牧原股份24日出現3筆折價大宗交易,合計成交2,217萬股,涉資10億元,成交價格為45.13元/股,較今日收盤價折價13.7%,大宗交易成交金額占當日成交金額的27.4%,賣出方均為中信證券深圳濱海大道證券營業部,或為同一個股東減持套現。
值得注意的是,大宗交易的買方以機構為主,兩機構買入7億元,中信建投北京東城分公司買入3億元。在如此大量的折價交易面前,機構大手筆買入,顯示出機構對牧原股份比較看好的態度。
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11月份以來,牧原股份合計出現了7次大宗交易信息,營業部資金賣出金額居多,機構卻接連選擇接盤。近期金額較大的大宗交易發生在12月13日,華泰證券北京西三環國際財經中心證券營業部當時賣出980萬股牧原股份,涉及資金4.91億元,成交價格相對當天收盤價零折價,機構則全盤接收。
公司回應投資者質疑
近期,“豬茅”牧原股份多次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先有旗下32家子公司出現付款逾期,后是遭遇評級展望下調,多次被傳要“爆雷”。
12月22日,在臨時股東大會現場,針對當下的財務問題和現金流問題,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表示,無論是財務問題,還是市場上關注的現金流問題,存在質疑是正常的。面對行業處于周期底部等因素,公司現金流較為緊張也是現實情況,但是大股東的資金支持、定增、暫緩工程建設等手段都是企業快速奔跑過程中所保留的必要應對措施。
12月23日,在接受機構投資者調研時,牧原股份進一步回應了近期市場的質疑。對于財務問題的質疑,公司表示,公司財務數據符合邏輯,近期聘請的第三方審計機構也對相關事項進行專項核查,結論均為未見異常。
牧原股份表示,公司近年來發展速度較快,同時由于外部環境等因素影響,現金流在某一階段緊張的情形屬于正常,公司在腳踏實地做事業的同時也借助了行業扶持政策,使公司能夠快速高質量發展。
在生豬養殖行業,生豬、原糧等都屬于大宗農產品,流動性強。牧原股份認為,在每一個豬周期低谷,公司現金流會略顯緊張,因為資金基本都用于自身發展。當前公司規模較大,需要在資金計劃方面更加謹慎,做好儲備。公司目前在工程建設方面已經做出相應調整,建設進度有所放緩。
牧原股份稱,公司將持續聚焦主業,繼續降本增效,實實在在創造價值,回饋股東,服務社會。公司會繼續以開放的態度,接納更多的新事物,在養豬業務上不斷探索,精進提升。
對于流動性問題的質疑,公司表示,商票事件發生后,公司采取多種措施快速解決問題,規范業務操作,提升人員能力。目前公司與主要合作銀行業務推進順利,不存在抽貸斷貸的情況。
與此同時,公司的定增工作也在推進中。今年10月份公司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向公司控股股東牧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定向增發不超過60億元股票。
近期,股東大會審議公司向控股股東牧原實業申請借款額度調整為不超過50億元,公司認為,相關事項審議通過后,也將為公司下一步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公司表示,依照現有生產經營、資金計劃,當前公司資金儲備足以抵御有可能到來的豬周期低谷,公司目前生產經營與資金流動性正常。
豬價有望逐漸企穩
受到旺季消費拉動,豬肉價格在四季度出現反彈,但由于生豬供應持續處于高位,臨近年底,豬肉價格再次震蕩下探。
春節消費旺季即將來臨,按照往年慣例,歲末年初,豬肉供應和需求比較旺盛,不少機構預計年底豬肉價格大幅上行或者大幅下跌的可能性都較小。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豬肉的進口稅率從8%恢復到12%。隨著國內生豬供應量的增加,進口需求量及實際進口量將持續減少,有利于豬肉價格的反彈。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從周期角度看,當前能繁母豬已見頂去化,豬價處于底部拐點左側。養殖戶現金流收緊并持續推動產能去化,豬價有望最早于2022年二季度見底反轉。從成長的角度,進入周期上行階段后,企業現金流改善將推動出欄量快速增長。同時當前規模養殖企業兼具擴張能力及空間,中長期成長性向好。整體看, 2022年生豬養殖行業在周期與成長角度的機會均將明顯改善,建議重點在此布局。
東興證券研報認為,在當前周期下行階段,現金優勢和成本優勢是保證公司經營穩定和安全度過本輪周期的最核心要素,各家企業紛紛停止外購仔豬育肥以減少現金流損失,同時逐步提升自身生產成績、降低養殖成本以減輕虧損。豬價反彈或影響現階段產能去化速度。
東興證券認為,本輪豬價反彈或將造成11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環比降幅有所收斂。但目前以16+元/公斤的豬價來看,仍未達到諸多養殖企業的成本線以上,且在需求旺季過后豬價可能二次探底,養殖企業淘汰低效母豬產能、增效降本的壓力仍然較為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