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東被動減持,業績持續低迷,*ST丹邦(002618.SZ)還沒有從2020年的“雷爆”中恢復。現金流缺口、債務逾期及重大訴訟等問題仍然困擾著該公司的經營。
控股股東減持5.26%持股
12月25日,*ST丹邦發布公告,該公司于2021年6月17日披露了《關于控股股東被動減持股份暨持股比例變動超過1%以及被動減持預披露的公告》,該公司控股股東丹邦投資集團計劃自上述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后的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數量不超過1096萬股,即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且連續九十個自然日內,減持股份的總數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自上述公告披露之日起三個交易日后的六個月內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數量不超過2192萬股,即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4%,且任意連續九十個自然日內,減持股份的總數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
截至12月25日,*ST丹邦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和司法劃扣共計減持2882萬元,占該公司總股本的5.26%。此次減持之后,*ST丹邦仍持有該公司4965萬股,占該公司總股份的9.06%。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丹邦投資集團持有*ST丹邦5506萬股,持股比例為10.05%,其中3601萬股已被凍結;該公司的第二大股東丹儂科技持有*ST丹邦1740萬股,持股比例3.18%,全持股已被凍結。控股股東丹邦投資集團法定代表人劉萍與丹儂科技主要股東劉文魁為叔侄關系,為一致行動人。
半年報顯示,*ST丹邦的主營業務所屬行業為柔性印制電路板及材料制造業,包括FPC、COF柔性封裝基板、COF產品及關鍵配套材料聚酰亞胺薄膜(PI膜)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有90.44%的收入來自電子元件制造行業,9.56%的收入來自其他業務收入。如果按產品來劃分,該公司有74.51%的收入來自FPC,15.93%的收入來自PI膜,9.56%的收入來自其他業務收入。
還沒從“雷爆”中恢復
近年來,*ST丹邦的業績持續低迷。從2017年至2020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0億元、0.17億元、0.11億元和-8.14億元,同期扣非后凈利潤增速分別為-99.54%、17019.07%、-36.13%和-7518.8%。
今年前三季度,*ST丹邦實現營業收入4932萬元,同比增長了42.11%,實現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71億元和-1.7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40.17%和40.26%。另外,截至第三季度末,*ST丹邦僅有貨幣資金636萬元,同期該公司的應收賬款余額為1700萬元。
由此可見,*ST丹邦還沒有從2020年的業績虧損中恢復。2020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0.49億元,同比下降85.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8.11億元和-8.14億元。
從年報披露的信息來看,*ST丹邦2020年業績大幅虧損的主因為計提減值準備。其在2020年末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存貨、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式、預付賬款分別計提了19955.61萬元、4415.45萬元、4701.52萬元、20545.29萬元、45.96萬元和2205.11萬元,共計提5.19億元的減值準備。
此外,*ST丹邦的業績大幅下降還伴隨著該公司的前高管舉報公司欺詐造假以及監管部門在現場檢查中發現*ST丹邦存在公司治理不完善、內幕信息知情人登記管理不規范、信息披露不完整、境外資金管理不到位、公司年報未完整披露關聯交易、財務會計基礎薄弱等問題,深圳證監局決定對丹邦科技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該公司時任高管劉萍、鄧建峰、莫珊潔被出具警示函。
今年5月份,在*ST丹邦發布了2020年年度報告后,深交所對該公司進行了19連問。*ST丹邦在其半年報中表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的生產經營仍然面臨較大困難。現金流缺口、債務逾期及重大訴訟等問題產生的影響仍然存在,該公司和子公司的資金嚴重緊缺,部分業務受到較大影響,新業務拓展處于緩慢狀態。
從今年年初至12月27日,*ST丹邦的股價下降了49.32%,同期所屬行業板塊的漲幅為31.26%。
(責任編輯 張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