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2月28日訊 近日,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市人力社保局聯合印發《關于調整本市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報銷范圍有關問題的通知》(京醫保發〔2021〕34號)。
根據國家2021版藥品目錄調整情況,對北京市醫保藥品目錄進行了有進有出的調整,對部分藥品報銷范圍、報銷類別進行了調整,對北京市門診特殊疾病等用藥報銷政策進行了完善。
調整后的醫保目錄2022年1月1日實施,適用人群包括北京市城鎮職工、城鄉居民等參保人員。
今日,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官方微信公眾號“醫保北京”發布的信息顯示,今年國家通過談判將包括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等74種創新藥在內的藥品納入全國醫保報銷范圍,精準補齊腫瘤、慢性病、抗感染、罕見病、婦女兒童等用藥需求,大幅降低了藥品價格,平均降幅為61.71%。
例如治療脊髓型肌萎縮癥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在談判前兒童年均費用約200萬元,談判后兒童患者年均藥費約為10萬元,醫保報銷后個人負擔降低到約3.4萬元。
而北京市此次調整則正是落實國家2021版醫保藥品目錄,將國家增加的74種藥品全部納入北京市醫保藥品目錄。
并且此次出臺文件同步將11種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刪除的藥品從北京市醫保藥品目錄內刪除,刪除的藥品主要是近幾年使用量少、可替代性強的藥品。
此外,在67種談判藥品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同時,結合北京市情況,部分年度費用較高的藥品報銷政策也進行了調整完善。
如將新增藥品“氨吡啶緩釋片”納入“多發性硬化”門診特殊疾病藥品報銷范圍;“帕米帕利膠囊”等21種其他新增藥品納入了本市惡性腫瘤、重性精神病等門診特殊疾病藥品報銷范圍。
相關藥品納入門診特殊疾病報銷后,門診發生的藥費可按住院報銷政策標準執行,例如治療卵巢癌、輸卵管癌等惡性腫瘤的“帕米帕利膠囊”在談判前患者年桔藥費約25萬元,談判后患者年均藥費約為12萬元,門診特殊疾病政策報銷后退休職工該藥年均個人負擔降低到約1.8萬元。
并且自2001年起,北京市針對需要長期門診治療、費用較高的大病患者,建立了“門診特殊疾病”制度,其門診治療發生的相關醫藥費用,按照住院報銷比例和報銷標準報銷,360天內只收取一個起付線。目前,北京市門診特殊疾病已達到17種。
針對國家談判成功藥品,對長期門診治療、費用較高、適用于多種疾病治療的藥品,北京市參照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醫保門診特殊疾病藥品報銷水平,對“阿加糖酶α注射用濃溶液”等14種藥品繼續試行門診按固定比例負擔,實行單行支付,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按80%支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按70%支付。
此外美托洛爾口服常釋劑型等5種藥品名稱,奧美拉唑注射劑等513種藥品的報銷范圍,克霉唑口服常釋劑型等1263種藥品報銷類別也按國家要求統一進行調整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