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定增團”最近多次現身。除了最近的云鋁股份,12月25日,晶瑞電材也公告披露2.6億元定增結果:諾安基金、高盛公司和財通基金等明星機構參與。
此次定增,主要用于半導體級高純硫酸技改項目。這是晶瑞電材多個項目建設的最新一項。
作為半導體化學材料國產替代的主力軍,晶瑞電材近期獲百多家機構密集調研:近90天內3家機構給出增持評級,2家機構給予買入評級。
一眾機構認為,晶瑞電材技術實力已成為電子材料龍頭領軍企業,正步入國產替代機遇期,其半導體和新能源雙軌驅動將持續擴大優勢。
高純硫酸新增頭部客戶
晶瑞電材是材料平臺型企業,其主營業務圍繞兩大方向,即半導體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三大產品系,也就是光刻膠、超凈高純試劑和鋰電池材料;此外還包括基礎化工材料。
這些產品廣泛應用于半導體、鋰電池、LED、面板和光伏太陽能電池等行業。自晶瑞電材從2019年拓展新能源材料業務后,其太陽能和面板營收占比逐年下降。目前,在晶瑞電材營收結構中,半導體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營收各占比約40%,其他板塊營收占比約20%。
就目前國產半導體供應鏈的技術產業鏈結構來說,設計、IDM(整合器件制造企業: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和封測環節,都出現了在全球范圍內較有影響力的公司,但材料領域還沒有出現同等級公司。
多家機構認為,晶瑞電材最有可能會成為半導體材料領域的此類公司之一。
記者了解到,晶瑞電材超凈高純試劑(包括硫酸、雙氧水和氨水等),其純凈度已達SEMI最高等級G5級(半導體最高純度等級),具備國際競爭力,其客戶包括中芯國際、華虹宏力、武漢新芯和長江存儲等國內主流半導體企業。
12月25日,晶瑞電材發布公告披露定增結果:共4個機構1個自然人參與認購此次共約2.6億元的定增募資;其所募集資金主要投資于陽恒化工(注:為晶瑞電材子公司)年產9萬噸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用半導體級高純硫酸技改項目(二期)(以下簡稱技改二期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或償還銀行貸款。
本次發行的發行對象為諾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Co.LLC)、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郭偉松和濟南瑞和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上述所有發行對象均以現金方式認購本次發行的股票,分別認購8166萬元、4318萬元、4411萬元、4318萬元和4787萬元。
技改二期項目產能6萬噸/年,總投資約為3.50億元(含募集資金約1.94億元),項目地點位于江蘇省南通如皋市長江鎮化工新材料產業園區,建設周期約1年。
2020年6月,晶瑞電材啟動“陽恒化工年產9萬噸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用半導體級高純硫酸技改項目(一期)”,項目產能為3萬噸/年,所產半導體級高純硫酸產品雜質含量低于10ppt,達到SEMI最高等級G5級水平,一期項目預計于2022年年初開始產能釋放。
在高純硫酸項目建成后,晶瑞電材成為國際上極少數能同時供應G5級高純硫酸、高純雙氧水和高純氨水的材料企業之一。
信達證券報告稱,“該項目將打破國產半導體級高純硫酸產能供給瓶頸,為國內晶圓廠客戶提供高品質產品,并持續增厚公司業績”。另據記者從供應鏈了解到,高純硫酸新增產能的客戶正逐步導入,最快2022年1月能實現供應。
“公司3萬噸電子級硫酸產線已于今年上半年順利通車,經試生產調試,產品金屬雜質含量低于10ppt,達到G5級水平,品質已達全球同行業第一梯隊水平,產品技術指標可以履蓋目前全部先進集成電路技術節點的要求。”晶瑞電材在回答12月13日56家機構調研問題時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積極開展客戶論證測試,市場反應良好。”
明年底KrF膠規劃兩百噸產能
有產業界人士告訴記者,晶瑞電材是國內唯一一個具備從寬譜到14nm光刻膠曝光條件的材料企業。
光刻膠是一種具有光化學敏感性的混合液體,其利用光化學反應,經曝光、顯影等光刻工藝,將所需要的微細電路圖形,從掩模版轉移到待加工基片上,是用于微細加工技術的關鍵電子化學品。
光刻膠具有純度要求高、工藝復雜等特征,需要具備多種技術和配方,包括光化學、有機合成等技術,以滿足差異化需求,這些技術的形成需要長期的研發和經驗積累。
中國進入光刻膠領域的時間較短,與日本龍頭企業存在較大差距,且大量專利技術掌握在海外龍頭企業手中,存在極高的技術壁壘。
出于眾所周知的原因,追求擁有國產獨立自主的可控供應鏈技術能力,成為半導體產業自上而下的統一共識:原本光刻膠下游客戶不愿用國產膠,如今這種情況已發生“劇變”。
12月11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晶瑞電材透露,其已買下一臺KrF光刻機,將用于KrF光刻膠的曝光測試。
對于光刻膠生產企業而言,光刻機除了在研發和產品驗證過程中用于自主曝光檢測之外,更關鍵的作用是保證半導體光刻膠在大規模量產過程中產品質量的穩定,光刻機是必不可少的檢驗檢測設備之一。
12月16日,晶瑞電材在回答機構調研時表示,“高端KrF光刻膠已經完成中試,并建成中試示范線,分辨率達到 0.25-0.13µm,已進入客戶測試階段”。
如果成功通過測試并實現量產,意味我國在光刻膠領域再添一家擁有Krf光刻膠量產能力的公司。
什么是KrF光刻膠?
根據曝光光源波長差異,半導體光刻膠分不同種類:紫外全譜(300-450nm)、G線(436nm)、 I線(365nm)、深紫外(DUV,包括248nm和193nm)和極紫外(EUV),相對應于各曝光波長的光刻膠也由此而生。
通常來說,波長越短,加工分辨率越高。
目前,半導體用光刻膠主要分為5類:G線光刻膠(波長光源436nm,對應6寸晶圓,以下同)、I線光刻膠(365nm,6寸和8寸)、KrF光刻膠(248nm,8寸)、ArF光刻膠(193nm,12寸)和EUV光刻膠(13.5nm,12寸)。
248nm波長光源的KrF光刻膠和193nm波長光源的ArF光刻膠,均屬于深紫外光刻膠,和G線和I線有質的區別。
由于當前主流制程工藝用于8寸和12寸晶圓片,因此ArF光刻膠是市場主流,占比約42%,而KrF則多用于8寸晶圓片,占比約22%。
公開資料顯示,晶瑞電材將擴大KrF光刻膠產能并同時啟動ArF光刻膠(90nm-28nm制程)的研發。據供應鏈消息,晶瑞電材ArF光刻膠研發進展“超預期”。
此前,晶瑞電材購置的ASML1900 Gi型ArF浸沒式光刻機,預計將于2021年年底前調試完成。
未來,ArF光刻機正式投入使用后,有望加快ArF光刻膠的研發進程,推動高端光刻膠業務發展。在人才方面,今年8月,晶瑞電材邀請原TOK中國區部長陳韋帆加入光刻膠事業部,并擔任總經理職務。
至于擴產KrF光刻膠的產能目標,據記者了解到的信息,KrF光刻膠年規劃收首年產能20噸,2022年底二期規劃200噸以上。
百多家機構看多未來業績
從晶瑞電材近三年的業務結構看,其在全國范圍內布局相應的生產產能,包括南通“年產9萬噸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用半導體級高純硫酸技改項目”、眉山“年產8.7萬噸光電顯示、半導體用新材料項目”和渭南“GBL和NMP擴建項目”等。
其中,渭南項目即晶瑞電材全資子公司晶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原名載元派爾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擬投資3億元建設1萬噸γ-丁內酯(GBL)及5萬噸電子半導體級N-甲基吡咯烷酮(NMP)擴建項目,建設周期約為1年。
NMP的直接原料為γ-丁內酯(GBL),而GBL則可通過BDO脫氫生產。BDO的采購成本是NMP生產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NMP具有化學穩定性好、熱穩定性好、沸點高、低粘度、無腐蝕和揮發性低等優點。在半導體應用方面,NMP廣泛應用于光刻膠剝離液和有機物清洗液中;在鋰電應用方面,NMP一般作為正極涂布溶劑或導電劑漿料。
從技術上看,NMP產品與晶瑞電材現有的高純試劑產品存在一定技術協同,與其現有的光刻膠產品也存在產業配套關系。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數據顯示,近一年來,中國電池級NMP價格上漲超130%,由2020年四季度的1.8萬元/噸,上漲到2021年三季度的4.2萬元/噸。
制備NMP的原料BDO,由2020年四季度的1.1萬元/噸,上漲到2021年三季度的2.9萬元/噸。鋰電池市場需求旺盛導致上游原材料NMP和BDO供不應求,GGII預計2021年第四季度市場仍將維持供應緊張態勢。
GGII分析認為,2021年NMP漲價的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鋰電池大幅擴產,推動NMP需求大幅度上漲,導致NMP供不應求,價格上漲;第二,NMP的主要原材料BDO上游電石受到環保限制,供應不足,推動BDO價格上漲,進而帶動NMP漲價。
第三,BDO其他下游應用領域,如可降解塑料、氨綸等市場BDO需求增加,擠壓了NMP用BDO供應,導致BDO供應緊張,價格上漲,進而拉動NMP價格上漲。
此外,記者了解到,晶瑞電材已啟動1200噸光刻負膠擴產計劃(全球最大光刻負膠基地)。這是晶瑞電材運營能力最強的單品,毛利率約60%-70%,預計2022年年中投產。
數量多達100+多家機構近期密集調研晶瑞電材,其主要觀點認為,受益于中國半導體材料行業國產替代進程提速,下游芯片廠商需求增長,當前晶瑞電材半導體級光刻膠及配套材料、超凈高純試劑和鋰電池材料等產銷兩旺。
機構認為,在“半導體材料+新能源材料”雙軌戰略驅動下,未來隨著晶瑞電材KrF光刻膠測試完成并逐步量產、ArF光刻膠研發成功并最終量產,以及其南通、陜西、四川等基地新增的高純硫酸、NMP、光刻膠等產品產能的逐步釋放,這些均有望成為晶瑞電材新的利潤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