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濰柴動力在濟南發布首款本體熱效率51.09%柴油機及重大氫能科技示范成果。活動中,山東重工集團向山東港口集團交付首批中國重汽氫燃料重型牽引車,同時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了關于山東“氫進萬家”示范省建設的相關情況。
氫能試點運營成本不斷降低
2021年4月,科技部與山東省簽署框架協議,聯合啟動實施“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在山東開展氫能多場景示范應用,加快氫能關鍵技術突破和產業發展,打造可推廣、可復制的氫能產業齊魯樣板。
“目前,已開發了全系列的氫燃料動力系統,應用場景從通訊用的固定基站、備用電站到城市公交車、重型卡車、輕型物流車、貨運卡車以及氫燃料客船,還包括自主研發的中國重汽黃河氫燃料雪蠟車,真正實現了零排放零污染。”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徐子春介紹。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基于高可靠性的燃料電池產品,當前山東省內已開展了多場景應用示范工作,包括在氫能園區、氫能港口、氫能高速等。
徐子春告訴記者,當前氫能正處于示范推廣應用階段,主要瓶頸在于成本環節,“當加氫成本能達到每公斤35元時,氫能就能和柴油的運營成本相當。”
“現在不同地方加氫價格有不同標準,目前山東境內大部分在50元到60元之間,但這個成本很快就會降低下來,現在因為用的少所以就貴,同時因為貴所以用的少,但是這個扣我們要給它解開,這就是我們示范應用的目的。”
據介紹,山東省內主要使用工業副產氫,示范運營所使用氫產能主要來自在泰山鋼鐵集團等,提純后成本最低可降至每公斤22塊錢,成本優勢相當具有前景。“加氫站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下成本也不一樣,目前泰鋼的氫成本之所以便宜,是因為其減少了運輸環節,實行前廠后店,氫氣提純后直接進入加氫站。未來,我們還要將現場制氫擴大到其它的應用場景。”
“現在,在山東濟青高速上的加氫站基本已經成網,在濟南市區有3座,中途淄博服務區有2座、濰坊4座,此外在青島的港口有兩座加氫站年前已經啟動,進展非常快。”徐子春向記者表示,對于加氫站來說,關鍵是把運輸環節盡量縮短,因為運輸成本主要在距離上,當前儲氫運氫一般不超過150公里,越近越便宜。
山東開展多場景氫能應用示范工作
當天活動中,山東重工集團向山東港口集團交付首批中國重汽氫燃料重型牽引車,配套濰柴大功率氫燃料電池系統。據了解,原來氫燃料電池車在港口主要是示范運營,此次交付,屬國內首批實現商業化運營的車型和項目。
中國重汽青年科學家、新能源業務總監劉國慶介紹,新能源車充滿電大約需要1個小時,一般可行駛200公里以內,此次交付的氫燃料重型牽引車,5分鐘可加滿氫氣,可行駛超過300公里,可解決目前純電動車充電時間長的痛點,并可以實現零排放。“氫燃料解決方案是未來重型牽引車的發展方向,目前還受限于整個配套鏈,主要在相對封閉的場景應用,未來隨著設施完善,應用場景會拓展。”
此前,在科技部與山東省的框架協議中提出,按照“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的總體思路和“邊實施、邊攻關、邊驗證、邊示范”的工作思路,在濟南、青島、淄博、濰坊四個地市,開展氫能生產和利用技術的多場景示范應用,打造“一條氫能高速、二個氫能港口、三個科普基地、四個氫能園區、五個氫能社區”。
通過近一年的示范,山東已建成加氫站22座,推廣燃料電池車輛848輛,開通燃料電池公交專線30余條;出臺29項氫能產業專項政策,編制發布2項氫能產業國家標準、9項地方標準、2項團體標準。
“十四五”期間,科技部將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分批支持山東“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實施,首個定向項目現正式啟動,安排國撥經費1.5億元、實施周期為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