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深圳部分樓盤開盤遇冷。
有網友反映,根據深圳房地產信息平臺,光明區的某項目開盤數十日,僅1套房顯示“已簽認購書”,其余顯示的都是“期房待售”。龍華區的某項目也只有1棟的6套房源顯示已簽認購書,2棟、3棟和5棟所有房源顯示的均是期房待售。
房產銷售有一定阻力
根據深圳市住建局房地產信息平臺公示的商品房成交(完成產權過戶)數據顯示,新年第一周,深圳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分別為683套和300套,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雙雙低開。
業內普遍觀點認為,春節即將來臨,市場推盤節奏放慢,預計春節前市場都較為平淡。對于部分項目開盤遇冷,無需過多解讀,顯然,市場已經回歸理性,大量投資需求已經散去,"房住不炒"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雖然深圳購房需求很大,但顯然已經減弱,項目營銷需要關注市場動態,在營銷方面更多創新。
部分樓盤開盤遇冷,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去年9月份以來,深圳新盤供應規模總體較好。根據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提供的數據,此前深圳新盤供應套數一般不會超過7000套。而9月份開始,屢屢破萬套,9-12月份新盤供應套數分別為14213、5840、11046、9656套,供應規模明顯放量,客觀上使得部分項目去庫存面臨競爭壓力。
第二,此類待銷售的項目面臨一些軟肋或劣勢,或者說認購方面遇到購房者的更為挑剔的選擇,如位置略偏遠等。
第三,當然更為關鍵的是,相比周邊的項目,銷售清淡的項目或許價格略高,自然容易面臨銷售困難、去化壓力大的問題。
部分項目遇冷,至少說明當前房屋銷售也還是面臨一些阻力。雖然深圳潛在的購房需求很大,但是相比過去兩年搶房的態勢,當前購房需求明顯是減弱了,這有很多原因。宏觀經濟大背景下,一些購房需求基本釋放完畢,一些新入市的購房者希望房價再降一點,畢竟當前市場的走勢也不明朗。
從實際過程看,這也要求各地營銷部門注意此類市場動態,積極在營銷方面做創新,主動把握營銷節奏和預判后續市場走向。從政策面看,若是各大城市房屋銷售壓力大,那么后續對于購房方面的支持政策將繼續推進,即進一步創造更為寬松的購房環境。
存量住宅項目537個
1月11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存量住宅用地信息,并公布存量住宅用地項目清單(截至2021年12月31日)。
據統計,深圳存量住宅項目537個,其中,普通商品房356個。存量用地總面積1017公頃,未動工土地面積269.84公頃,已動工土地面積747.16公頃(其中未銷售土地面積286.17公頃。)其中,住宅項目最多的為龍崗區,共103個項目,也是唯一“破百”的區域,仍是深圳的供應大區。其他,光明區86個,寶安84個,龍華73個,南山53個,坪山37個,福田30個,鹽田25個,大鵬24個,羅湖22個。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深圳將繼續嚴格落實中央“房住不炒”精神,多措并舉“增居住、優民生、強工業、控商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保障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構建“4+2+2+2”住房保障體系(40%商品住房+20%人才住房+20%安居型商品房+20%租賃住房),確保實現“到2035年全市籌建各類住房170萬套,其中公共住房不少于100萬套”“以1900萬常住人口配置資源,人均住房面積不低于40平方米”的年度分解任務,打造先行示范區“住有宜居”民生幸福標桿。
房價預期管控,供應才是最好的良藥。深圳存量居住用地的項目數量和土地總面積再創新高,離不開深圳2021年從供給側不斷加大居住用地供應力度等一系列舉措,顯然,深圳還會繼續加大力氣在供應端發力,徹底打破住宅長期處于低供應通道格局。
更多新盤在路上
看得見的是,進入2022年短短10天,深圳已有至少5個項目開工!其中不乏去年土拍時就備受關注的網紅項目。
近日,深圳住建局發布《深業南方前海桂灣片區T201-0168號地塊項目基坑支護、土石方及樁基礎工程公告》。意味著,去年11月25日,深圳第三次集中供應宅地時,深業+安居集團約86.6億+競配建5.7萬平獲得的前海宅地正式開建,該地商品房限售均價9.2萬/㎡,人才房最高限售5.8萬/㎡(均毛坯)。
同樣,有市民反應,位于光明的聯發A622-0118拍賣地已經動工,目前工地在開挖,這是去年9月28日,聯發集團聯翔(杭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總價14.38億元+16000平配建面積斬獲光明A622-0118地塊,是二類居住用地、城市道路用地。土地面積26100.71 平方米,建筑面積95790平方米。該宗地普通商品住房銷售均價不得高于45300元/平方米,安居型商品房平均售價不得高于22600元/平方米、最高售價不得高于23700元/平方米,估計今年就能開盤。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市場信心不足,購房者觀望情緒濃厚的當下,新房入市,面臨的是客戶不足的尷尬。這種情況下,尤其考驗開發商的定價和銷售策略。但對購房者來說,應該要抓住這種難得的歷史機遇期(新盤多,價格穩)入市。畢竟,深圳不可能從一個存量市場(二手房為主)徹底扭轉成為一個增量市場(新房為主),2021年和2022年,這樣的市場是罕有的,疊加貨幣貶值和城市價值提升因素,剛需還是早買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