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深圳,記者 吳昊)訊,這么好的業績,竟然沒漲停?中信證券率先披露2021年度業績快報后,引來不少慨嘆聲。有調侃稱:已經提前在意念中漲停了!
根據業績快報,中信證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65.7億元、229.79億元,同比增長40.8%、54.2%,為5年來最高。同時,隨輕資本業務的持續發展,2021年度加權ROE同比增加3.58個百分點至12.01%。
從目前披露的業績情況來看,中信證券已實現最近三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符合配股發行條件,這也意味著此前獲批的280億元配股案或將實施在即。
除中信證券外,浙商證券、中原證券也已率先發布業績預增公告。其中浙商證券表示,2021年度公司歸母凈利潤或將實現同比增長30%-40%。中原證券則預計2021年度公司歸母凈利潤將實現同比增長360.2%-436.9%。
不少機構人士對2021年度券商行業整體業績表示看好。信達證券認為,2021年券商業績在2020年高基數下,確定性繼續增長,預計將連續兩年超過20%。
同時,在財富管理大發展的背景下,“含財率”高的券商將繼續受益,并有望迎來上漲行情。并與機構業務一同,為券商業務打開更大空間。
中信證券業績增幅創5年來新高
1月12日,中信證券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公告,為首家披露2021年度業績的上市券商。
2021年度,中信證券主要業績指標均實現同比增長,其中營業收入765.7億元,同比增長40.8%;歸母凈利潤229.79億元,同比增長54.2%。
從營收、歸母凈利的增幅來看,2021年中信證券的該指標增幅創下2016年以來新高,“一哥”地位不改。
業務結構持續向輕資本業務轉移,是中信證券2021年業務發展的重要趨勢,加權ROE也借力抬升至12.01%,同比增加3.58個百分點。
中信證券對此表示,國內經濟克服疫情影響、持續向好,資本市場蓬勃發展,公司2021年投資銀行、資產管理等各項業務均衡發展、穩步增長。
280億大配股或啟動在即
值得注意的是,1月5日,中信證券在2021年度業績預增公告中,重點就公司配股相關事項作出提示聲明。
2021年11月26日,中信證券280億元配股案獲證監會核準批復。中信證券在業績預增公告中稱,根據證監會關于配股公開發行的相關規定,公司須符合最近三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等發行條件。
從目前已披露的業績情況來看,中信證券2019年以來的歸母凈利潤依次為122.29億元、149.02億元、229.79億元,滿足該配股規定,這也意味著配股或將實施在即。
2021年2月26日,中信證券發布公告,公司擬向A股與H股股東,以每10股配不超1.5股,募資不超280億元。具體用提來看,擬將不超過190億元用于發展資本中介業務;不超過50億元用于增加對子公司的投入;不超過30億元用于加強信息系統建設;不超過10億元用于補充其他營運資金。
國泰君安分析認為,隨著后續配股落地資本金得到進一步補充,中信證券機構業務將成為業績增長重要推動力。
浙商、中原業績公告預增
浙商證券、中原證券也于日前發布了業績預增公告。
1月8日,浙商證券發布2021年度業績預增公告稱,預計公司2021年度的歸母凈利潤將實現同比增加約4.88億元-6.51億元,同比增長約30%-40%;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將實現同比增加約4.74億元-6.33億元,同比增長約30%-40%。
浙商證券表示,2021年我國經濟發展整體呈現穩中向好態勢,國內資本市場蓬勃發展,公司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的經營戰略目標,積極把握市場機遇,不斷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各項業務穩健發展,從而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穩步增長。
1月10日,中原證券發布2021年度業績預增公告。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1年度中原證券歸母公司凈利潤,將實現同比增加3.76億元-4.56億元,同比增長360.2%-436.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將實現同比增加3.78億元-4.69億元,同比增長394.14%-490.25%。
中原證券表示,2021年多層次資本市場不斷完善,資本市場蓬勃發展,公司積極把握市場機遇,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投行業務和一、二級市場投資等主體業務穩健發展。預計2021年公司實現合并利潤總額為7億元-7.5億元,同比增加5.56億元-6.06億元。
券商2021年整體業績受看好,重點關注“含財率”
盡管截至目前,已披露2021年度預增情況的券商僅3家,不過已有不少機構人士對2021年度券商行業整體業績表示看好。
信達證券認為,2021年券商業績在2020年高基數下確定性繼續增長,預計將連續兩年超過20%,券商作為直接受益流動性板塊未來或出現超額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財富管理大賽道,尤其是“含基量”高的券商,有望迎來上漲行情。
信達證券表示,“含基量”一方面包括了公募基金子公司分潤給股東帶來的業績增量,也包含了市場對資產管理機構發展的看好;同時以渠道為第二條主線,代銷業務已逐步兌現到業績上。同時板塊減值準備充分計提后的資產質量夯實,也為上漲奠定基礎。春季行情券商不會缺席。
不僅財富管理,圍繞輕資產優勢業務的各項布局,也是當前機構看好的重要方向。
山西證券表示,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支持宏觀經濟轉型、服務國家戰略目標,同時證券行業也充分受益于實體經濟蘊含的廣闊業務機會。
輕資產業務風險相對低、對資本制約小,有助于熨平業績波動,在估值上也更受市場青睞。財富管理業務和機構業務天花板高,業務空間更為廣闊。
一是,立足共同富裕遠景目標,重申財富管理業務藍海領域,關注大財富管理產業鏈上先發布局的券商;二是,立足投資者機構化趨勢深化,優選機構服務能力強、機構業務占比高的券商;三是,建議關注頭部券商,合規風控能力領先,新業務試點占據先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