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春季越來越近啦,打工人最關心的莫過于年終獎。
這不,日前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給員工準備了6億多年終獎的采訪視頻就在網絡上刷屏!
宗慶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娃哈哈2021年發展還可以,給員工準備了6億多獎金,比上一年增加了13%。同時他還表示企業在共富路上,要給員工加工資、解決住房問題。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經過一年的奮斗,不少高景氣行業都將豪爽發年終獎。比如,臺灣海運企業長榮海運給員工發放年終獎,部分員工領到高達40多倍月薪的資金;部分頭部量化私募員工獎金也或高達數千萬元。
企業良好的業績也給打工人對豐厚的年終獎多了一分盼頭。記者注意到,近期已有280余家A股上市公司陸續公告2021年業績預增或扭虧,尤其是化工行業集體爆發,有公司預計2021年凈利同比增長不低于7000%,近百家企業預計凈利同比翻倍,還有15家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不低于500%。
娃哈哈給員工準備了6億多年終獎
1月13日,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在2021年度“風云浙商”頒獎禮現場接受采訪。
宗慶后稱,娃哈哈2021年發展還可以,給員工準備了6億多獎金,比上一年增加了13%,同時他還表示企業在共富路上,要給員工加工資、解決住房問題。
對于卸任總經理一職后的體驗,宗慶后還坦言,輕松了很多。他還表示,宗馥莉比他還厲害。
2021年12月9日,娃哈哈集團在官網發布了一則人事變動新聞:宗馥莉女士出任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負責日常工作,即日起生效。宗馥莉女士將與公司董事長宗慶后先生一同,為娃哈哈的穩健發展注入長青活力。此舉被認為是宗馥莉全面接班宗慶后的信號。
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創建于1987年,在創始人宗慶后的帶領下,32年累計銷售額7200多億元。官網顯示娃哈哈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建有80個生產基地,擁有員工近3萬人,位居中國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前列。
據悉,宗馥莉為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之女,宗馥莉于2004年進入食品飲料行業,自2007年擔任宏勝飲料集團總裁至今,獨立帶領宏勝成長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并自2018年4月起擔任娃哈哈集團品牌公關部部長,自2020年3月起兼任娃哈哈集團銷售公司副總經理。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知名藝人王力宏的“塌房”事件,讓娃哈哈也登上了熱搜。2018年,宗馥莉換掉娃哈哈代言人王力宏,并直言不喜歡他,認為他年紀大了,消費者有審美疲勞。相關采訪視頻被再次扒出,宗馥莉提前四年為娃哈哈“避免”重大輿情危機的舉動,被網友戲稱“有眼光”。
2021 年 11 月,胡潤研究院發布《 2021 胡潤女企業家榜》,宗馥莉以 400 億元人民幣財富排名第 16 位。據悉,宗馥莉占娃哈哈三分之一的股份。企查查APP顯示,當前宗馥莉關聯企業共有 60 家,擔任股東、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執行董事等職務。而宗慶后關聯企業共有 206 家,大部分公司仍為娃哈哈關聯公司。
對于娃哈哈此次大手筆給員工發年終獎,吃瓜網友紛紛表示“酸了”“別人家的公司”。還有網友說:“竟然準備了六億多來發年終獎,我也想要這樣的老板!”
長榮海運年終獎發40個月月薪
此前,券商中國曾報道,臺灣海運企業長榮海運給員工發放年終獎,有人竟然領到高達40多倍月薪的資金。一時間,長榮海運的許多員工都嗨翻了。不少員工一早看到戶頭,第一個反應就是:從來沒看到這么多錢!有人算了一下:以底薪6萬臺幣計算,年底一口氣就進帳達240萬臺幣。
2021年是海運大年,全球貨柜輪運價飆漲。分析人士認為,長榮海運前三季獲利已經突破1500億臺幣,第4季運價毫無回頭跡象,全年要賺破2000億臺幣不成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航運業普遍景氣度較高,因此A股公司也值得期待。雖然目前并不知道年終獎有多少,但其業績應該不會差。因而,年度分紅也值得期待。
比如,A股海運上市龍頭公司中遠海控、中集集團賺得盆滿缽滿。2021年前三季度中遠海控就狂賺67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50.97%。中遠海控總會計師張銘文在該公司當日召開的202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明確表示,預計2021年年底公司將具備分紅的條件。
中集集團的業績也十分亮眼。2021年1-9月,中集集團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及其他權益持有者的凈利潤87.99億元,同比增長約12倍,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頭部量化私募發5000萬年終獎
同樣有望在年終獎大豐收的還有去年超級火爆的量化私募。
去年12月,一位博主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同事的同班同學做量化,2021年獎金超過5000萬元……2021年做量化的二級私募確實厲害了,業績大爆表,震蕩市中,模型的確優于人腦。”“當你還在一級市場為‘年薪百萬’而努力的時候,二級從業者趕上一個大年,就可以直接退休了。”
券商中國采訪多家百億私募,業內人士均表示:有人能拿到5000萬元不奇怪。
“假設,私募有500億規模,一年給客戶20%收益率,按2+20%的收費結構,能收到30億利潤。一個公司若100人,人均創收3000萬,其中核心員工拿到5000萬就不奇怪了。”有頭部量化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過,也有百億私募的員工告訴記者,能拿到這個錢的,應該都是合伙人級別,或者核心基金經理。該人士表示,即使是今年量化的大年,人均創收超過3000萬元,但普通投研類的員工年終獎也不會超過1000萬,但幾百萬應該問題不大。
不過,私募還是看行情吃飯,只有做出業績,年底才能收獲豐厚的年終獎。同時,有行業人士表示,量化私募雖然賺錢,但是交易費用、支付的稅費其實占了一大部分,若業績做不到5%以上,一年可能就白辛苦了。
已有280余家上市公司業績預喜,最高凈利增長超7000%
除了上述高景氣行業豪爽發年終獎以外,記者注意到,近期不少A股上市公司也陸陸續續公布了2021年業績預告。不少企業業績大幅預增,良好的業績也有望給行業里的“打工人”帶來豐厚的年終獎。
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13日,共有343家上市公司發布2021年度業績預告,其中267家上市公司業績預增,15家上市公司扭虧為盈。
按照業績預告的凈利潤同比增長下限來看,已有97家上市公司預計2021年凈利潤起碼增長100%以上,15家上市公司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不低于500%(不含2021年扭虧為盈企業)。其中,業績大幅預增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具體來看,部分化工原料行業的企業2021年業績增幅高達7000%!比如,和邦股份、遠興能源均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7000%以上。此外,有色行業的西藏珠峰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2189%-2843%;醫藥行業的熱景生物也預計去年凈利潤同比增1685%-1997%,達到20-23.5億元。
年終獎稅收優惠再延2年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年末,政策也為千千萬萬的打工人豪派1100億超級紅包,年終獎稅收優惠再延2年。
2021年12月2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實施部分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
為持續減輕個人所得稅納稅人負擔,緩解中低收入群體壓力,會議決定,一是將全年一次性獎金不并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實施按月換算稅率單獨計稅的政策,延續至2023年底。二是繼續對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且需補稅或年度匯算補稅額不超過400元的免予補稅,政策延續至2023年底。三是將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單獨計稅的政策,延續至2022年底。上述三項政策,預計一年可減稅1100億元。
根據測算,工資收入大于年終獎,而年終獎高于3.6萬元,且年終獎+年薪(五險一金、專項附加等扣除)高于9.6萬的群體在稅收優惠延期政策下更受益。
不過,政策對年終能夠拿到特別高額獎金的納稅人很可能并不受影響。雖然目前沒有準確測算結果,但從過去實踐來看,過去幾年中,不少高收入者在繳納個稅時,已經將一次性年終獎的處理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