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寧德時代方面宣布,將于1月18日15:30舉行寧德時代EVOGO換電品牌發布會。
針對上述情況,《科創板日報》記者從寧德時代方面獲悉,該換電品牌將面向全部車企。
近期,寧德時代在換電領域動作頻頻。其中,2021年8月20日,寧德時代在福建廈門成立時代電服子公司,作為換電業務的承載主體;12月20日,寧德時代在吉林省成立時代電服(遼源)有限公司;12月24日,寧德時代與貴州省政府簽署合作建設換電網絡協議。
中金公司研究認為,換電模式要實現全市場規模化落地,電池箱標準化是前提,市占率具有絕對優勢地位的寧德時代將是整個換電產業最核心參與者。
“換電模式目前主要應用于商用車、出行領域,在私家車領域推廣得并不好,車企中表現比較突出的案例是蔚來。”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表示,“電池是一個利潤、價值很高的產品,約占40%-60%的整車成本。一旦換電標準化后,意味著車企的利潤空間、核心競爭力都將受到影響。”
另有業內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零部件,如果電池標準化,車企可能會失去在方面的競爭力與話語權。正因為其中存在很多利益紛爭,這也成為目前電池標準較難統一的重要原因。”
而對于部分車企而言,“電池廠商布局換電”情況的出現,或將為其打開更多的想象空間。
在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看來,“對于一些銷量并不好的車企來說,通過借助寧德時代的換電業務,可以降低自身制造成本、簡化制造工藝。與此同時,寧德時代的‘流量效應’,也有助于提升這類車企的銷量。”
此前,2021年10月,工信部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納入該次試點范圍的城市共有11個。其中,綜合應用類城市8個,分別為:北京、南京、武漢、三亞、重慶、長春、合肥、濟南;重卡特色類3個,分別為:宜賓、唐山、包頭。
政策利好下,需要注意的是,當前,換電模式仍存不少待解難題。
華西證券研究認為,換電目前存在的不足包括:換電站建站成本劇增、設備可靠性和電池一致性不易保證、技術標準不統一、不易整合協調各方利益等。
“電池供應商布局換電業務,需要考慮經濟效益。當前,換電領域的商業模式不算明朗。就現在來看,除資金較充沛的‘寧王’外,其他電池廠商布局換電業務的可能性也許不大。”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如是說。
從企業規劃來看,截至2025年底,蔚來換電站全球總數將超4000座。其中,中國以外市場的換電站約1000座;奧動新能源計劃5年內完成10000座換電站投建;國家電投到2025年計劃新增總投資規模1150億元,新增投資持有換電站4000座,新增投資持有電池22.8萬套。
中金公司研究表示,換電模式具有“成本低、坪效高、電網友好、梯次利用”等優勢,并最終構建“換電-電動汽車” 新電力系統。2022年將成為換電站商業化“0到1”的重要轉折點,將帶來對應產業鏈投資機遇。
東吳證券研究表示,2022是換電站放量元年,換電設備商最為受益。預計2025年當年新增換電站超16000座,新增設備投資額超600億元。
隨著換電運營商加快換電站建設的步伐,回看寧德時代,其在換電領域又該如何布局?《科創板日報》記者將持續關注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