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流行的“元宇宙”暢想中,人們想象虛擬平行世界的數字化生活。事實上,“工業元宇宙”或許離我們更近。究竟什么是工業元宇宙,有哪些特點?工業富聯首席數據官劉宗長表示,工業元宇宙更關注解決確切場景中的確切問題,而用戶也更愿意為解決問題所創造的價值買單。
劉宗長曾被美國制造工程學會(SME)評為“30位30歲以下制造業杰出青年領袖”,對于工業前沿領域有著深入洞察。他認為,工業元宇宙雖然使用了“元宇宙”的概念,也是新一輪技術革命要素的重疊,但它們的意義和目的卻具有產業應用的實際價值?!皩Ρ认M場景下誕生超現實的內容創造和用戶體驗感不同,工業元宇宙構建的場景和對象是一個確切的物理系統,這個系統中的組織關系和任務也是明確的,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明確的”,劉宗長表示,比起創造性而言,工業元宇宙更強調可視化、準確性和調優性,比起構建新的場景和體驗而言,工業元宇宙更關注解決確切場景中的確切問題。在消費產業的元宇宙中,用戶愿意為全新創造的內容和體驗付費,而在工業的元宇宙中,用戶更愿意為解決問題所創造的價值買單。
鴻海集團副董事長李杰曾表示,在Meta-verse背后有一個更重要的概念值得被關注,就是所謂的Meta-model,它指的是模型的模型,是構建認知和整合關系的基礎。基于Meta-model所建立的信息整合、預測和決策支持可以幫助用戶建立對5M系統的更高效認知,從而提升制造系統的運行和管理效率。這正是工業元宇宙帶來的第6個M(Meta-model)和第6個C(Cognition)的關鍵手段和價值。
對李杰的這一分析,劉宗長進一步解釋認為,工業元宇宙將真正實現制造場景與數據場景中“6M+6C”的系統化整合,建立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元模型連接,實現對實體系統內變化性、相關性、和參考性規律的建模、預測、優化、和管理,讓數字世界與實體世界雙向打通和映射,在元宇宙中實現工業系統中的人、事、物全面互聯和關系構建。數實空間的全連接將為工業生產帶來更多的數據動能,有效驅動生產制造技術和現有模式的變革與突破,最終實現無憂和強韌的制造系統(Worry-free & Resilient Manufacturing System),工業元宇宙的內核仍然是工業智造體系的最優化實現。
有研究報告曾指出,元宇宙概念可滿足遠程作業、虛擬現實、模擬運行等陸續崛起的市場需求,智能制造也有望乘此熱潮,催動相關技術加速開發,推升全球市場規模2025年一舉突破5,400億美元,2021~2025年復合增長率達15.35%。 工業富聯等建有多座燈塔工廠而擁有龐大數據的產業大廠有望成為市場先驅。
據了解,工業富聯已開啟燈塔工廠覆蓋千行百業,深入電子、新能源汽車、機械加工、醫療、水泥、衛浴、建筑等行業,為眾多企業提供數字化升級賦能服務,并打造了多個業內標桿。例如,工業富聯協助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廣汽集團、中信戴卡、敏實集團導入工業互聯網平臺及燈塔工廠計劃。工業富聯將5年內將實現四大目標:助力10家企業成為世界級燈塔工廠轉型標桿;助力100家企業實現完整數字化轉型;為1000家制造企業導入數字化技術應用;為5萬家中小企業提供產業與技術平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