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遠智慧(002380)合計近3億元存款被質押事件仍在發酵。
繼披露前三筆存款到期未到賬后,1月17日晚間,科遠智慧(002380)公告在浦發銀行南通分行第四筆定期存款到期未到賬,該筆存款到期日為1月15日,存款金額為5000萬元。
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了解,該事件源自去年11月15日科遠智慧發布的一則公告,原來,公司全資子公司南京科遠智慧能源曾于2020年11月10日使用4000萬元購買了浦發銀行南通分行的定期存款,產品到期日為2021年11月10日,但到期后公司未收到該筆資金。
彼時,經公司向浦發銀行南通分行問詢得知,原來公司上述4000萬元定期存款于2020年11月10日已作為南通瑞豪國際貿易開具銀行承兌匯票的質押擔保,目前因南通瑞豪國際貿易未能按時償債,導致公司4000萬元定期存款到期未能及時贖回。但科遠智慧稱對該質押行為毫不知情;并且,公司自查獲悉,南京科遠智慧能源在浦發銀行南通分行購買的定期存款總額為3.45億元。其中,到期未能贖回的金額除了上述4000萬元,未到期顯示被質押狀態的金額還有2.55億元(記者注:已含上述第四筆定期存款5000萬元)。
同時,科遠智慧在去年11月15日的公告中強調對上述所有質押行為毫不知情。公司管理層第一時間積極與浦發銀行溝通,催收上述產品的兌付款項,并已于2021年11月15日向警方及中國銀保監會江蘇監管局報案。
該事件的發生,隨即引起監管部門關注。去年11月17日深交所發出的關注函要求科遠智慧說明在浦發銀行南通分行理財產品質押的具體情況,包括但不限于質押原因、擔保對象、質押時間、質押手續是否齊全等。
11月24日相關回復函顯示,科遠智慧在浦發銀行南通分行的多筆存款遭質押,質押對象為南通瑞豪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和儲榮(南通)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質押原因均為開具銀行承兌匯票。
科遠智慧在回復函中表示,公司未在浦發銀行南通分行辦理過質押業務。經自查,公司現任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及5%以上股東均表示對上述公司相關存款被質押事項不知情,且與擔保對象南通瑞豪國際貿易、儲榮(南通)材料科技無關聯關系。
回復函還顯示,公司年審會計師就2020年底銀行存款詢證函回函情況作了補充說明:“我們針對公司子公司智慧投資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存放在浦發銀行南通分行營業部的款項采用了財政部辦公廳、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印發《銀行函證及回函工作操作指引》的通知中規定的銀行詢證函格式向浦發銀行南通分行營業部進行了函證。”
而詢證信息包括“是否存在凍結、擔保或其他使用限制”,相應的結果顯示均為“否”。
就在外界將疑點指向浦發銀行之際,同樣在去年11月24日,浦發銀行官方發布相關聲明稱:科遠智慧年審會計師收到的“2020年底銀行存款詢證函回函”非該行出具,浦發銀行南通分行已將相關證據資料提供公安機關作進一步查證。
該聲明還顯示,11月12日浦發銀行南通分行接到客戶科遠智慧對其有關存款業務提出查詢和疑問,南通分行立即就該筆業務進行調查,并根據相關情況于11月15日(周一)向公安機關進行了刑事報案,提供了相關業務資料。目前,案件偵辦正在推進,銀行全力配合公安機關相關調查取證工作,以利盡快查明事實真相。
一場圍繞上市公司3億元存款如何被質押的“羅生門”就此拉開。
根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梳理,繼11月10日首筆4000萬元被擔保后,去年12月10日,科遠智慧還發布了在浦發銀行南通分行第二筆、第三筆定期存款到期未到賬的風險提示性公告,涉及金額分別為8000萬元、4000萬元,兩筆存款到期日均為12月9日;至今年1月17日晚間,已是第四筆定期存款(5000萬元)到期未到賬;而之后未到期已被質押的定期存款仍有兩筆,分別為2022年3月25日到期的3500萬元以及2022年5月18日到期的5000萬元,即合計被質押定期存款2.95億元。
事發至今已逾兩個月,圍繞該案件的疑點仍未解開。例如,南通瑞豪國際貿易、儲榮(南通)材料科技兩家是何背景?如何能獲取近3億元的擔保?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通過企查查了解,南通瑞豪國際貿易成立于2014年5月7日,實繳資本10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有色金屬、電動工具、五金、百貨、針紡織品、建筑材料、勞保用品銷售;化工原料、化工產品的銷售等。王偉民和劉濤分別持股70%、30%,前者共關聯了10家企業。
儲榮(南通)材料科技則成立于2004年8月12日,實繳資本1000萬元;經營范圍涵蓋:技術服務、技術開發;化工產品銷售;建筑材料銷售;機械設備銷售等。陳喬和周寅分別持股70.00%和30.00%,前者亦有11家關聯企業,有3家已注銷。
企查查顯示,上述兩家企業目前尚無法律訴訟。
該案另一個關注之處在于,科遠智慧及全資子公司南京科遠智慧能源均為南京企業,浦發銀行在南京亦存在多個銀行網點;最后為何選擇將大額資金存于浦發銀行南通分行?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3月,南通銀保監分局發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南通分行曾因票據業務貿易背景不真實、借貸搭售、代客操作、違規銷售,被罰95萬元。
不過,對于本案來說,當前案件仍處于偵查階段,真相究竟如何,尚待公安機關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