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港股出現罕見暴漲。20日,恒生指數暴漲3.42%,報24952.35點,創2020年7月6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21日,港股延續強勢,恒生指數報24965.55點。截至目前,恒生指數今年以來已上漲6.70%,位居全球主要股市漲幅第一。
今年以來,A股上證指數、日本日經225指數、韓國綜合指數等均不同程度下跌。同期,美歐股市也不同程度下跌,其中,美股道瓊斯指數下跌5.70%,標普500指數下跌7.73%,納斯達克指數下跌11.99%;德法意等國股市跌幅均超過1%。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2021年的表現近乎全球墊底,其中恒生指數去年下跌14.08%;但2022年以來,這種趨勢似乎徹底扭轉。
在恒生指數大幅走強的同時,港股其他多個重要指數也上漲。恒生國企指數漲3.79%,科技股和互聯網股集中的恒生科技指數漲4.50%。
科技股、互聯網股以及地產股的集體大幅走強,成為推動港股走強的主要動力。
恒生科技指數成份股中,美團漲11.01%,明源云漲超10%。此外,近半恒生科技指數成份股漲幅超過5%,包括阿里健康、快手、騰訊控股、京東集團、百度集團等。
除了科技股,港股內房股也集體上漲。碧桂園服務、融創中國、世茂集團、龍光集團等多股漲10%以上。
港股主要指數大漲,吸引南向資金凈買入約65億港元,創出今年最大單日凈買入額。
展望后市,中信建投證券董事總經理陳果表示,港股市場估值水平顯著低于全球主要股市,今年以來南下資金源源不斷流入港股,對港股市場及龍頭股構成強勁支撐。
方正證券最新研報認為,港股在2021年的部分利空影響已逐步落地或消散,港股已經進行了較為充分的整固,2022年大概率將出現反彈。
匯豐晉信基金的2022年度港股投資策略認為,港股的優勢在于盈利增長主要來自新經濟行業、去年直接受到政策影響但今年有望大幅改善的行業(如互聯網、金融、地產)、去年嚴重受到疫情影響的行業,而這些盈利前景的修復亦將伴隨估值修復,在回歸中尋找新價值是2022年港股投資策略的核心。(記者 鐘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