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十四五”石化產業發展規劃》公布不久,恒力石化(600346)總投資達到240億元的兩個新建項目就將在大連啟動。1月25日晚間,恒力石化披露了這兩個項目的規劃細節。
根據恒力石化的公告,擬由下屬公司恒力石化(大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160萬噸/年高性能樹脂及新材料項目(下稱“新材料項目”)和年產260萬噸高性能聚酯工程(下稱聚酯工程),兩個項目的總投資分別為200億元和40億元。
具體來看,新材料項目建設內容包括26萬噸/年聚碳酸酯裝置、30萬噸/年ABS裝置、45萬噸/年環氧乙烷裝置、40萬噸CO2回收和20萬噸/年乙醇胺等14套化工(聯合)裝置。該項目建設期為18個月,57.8億元資本金由企業自有資金投入,其余部分通過銀行借款解決。
恒力石化表示,在上游豐富“化工原料庫”的支撐下,公司加快布局下游高端新材料。新材料項目的主要產品電子級DMC(含EC、EMC和DEC)、ABS、PC、GPPS、HIPS等新材料相較傳統化學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同時,國內“雙碳”戰略的實施、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以及消費結構的變遷,將推動國內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車、5G技術、消費電子及集成電路等產業快速發展,也必然會帶動相關化工新材料需求的提升,未來市場空間廣大。
根據公告,新材料項目將以恒力石化現有煉化一體化為依托,有利于減少用地、節約資源、降低能耗、優化成本和提高效益;同時,該項目向下游各線路的新材料產業鏈輸送原料產品,推動公司高端化工新材料業務體系的全產業鏈打造與稀缺產能完善。
恒力石化認為,新材料項目是落實公司“完善上游、強化下游”發展戰略與加快向“平臺化+新材料” 發展模式升級的重要載體,通過配備全球規模、工藝與能耗領先的下游深加工裝置, 將上游化工平臺產出的原料、中間品、大宗品轉化為各類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產業鏈產品,實現從原料供給到工藝技術到消費市場的高效滲透與深度鏈接,將進一步夯實公司化工新材料業務板塊的協同深度與產業厚度,優化市場覆蓋范圍,降低企業經營風險,提升盈利能力中樞。
聚酯工程項目擬新建3條60萬噸/年聚酯生產線,2條30萬噸/年聚酯生產線,2條10萬噸/年聚酯生產線,主要生產工業絲級聚酯切片、膜級聚酯切片、光伏材料聚酯切片和膜級母粒聚酯切片。該項目建設期18個月,資本金12億元,其余部分通過銀行借款解決。
恒力石化表示,聚酯工程項目旨在充分利用在大連長興島基地產出的PTA和乙二醇兩大聚酯原材料,就地一體化生產消化并轉化為面向下游差異化材料消費需求的膜級切片、膜級母粒、光伏聚酯材料和工業絲級切片等切片、膜片和母粒、母材產品。
恒力石化認為,聚酯工程項目一方面充分利用大連長興島基地的原材料一體化、工程配套共享與產業協同優勢,實現公司聚酯聚合能力的低成本建設與高效率運行;另一方面項目建成后也將有效擴大公司聚酯新材料業務板塊的產能和規模,而工業絲級、光伏材料級等高端聚酯產能的布局,將為下游MLCC離型基膜、光學膜、光伏膜等高端膜的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未來公司聚酯新材料產業將持續向高端差異化方向發展,核心競爭力將不斷增強。
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經測算,新材料項目達產達效后,預計可實現年均營業收入為253.8億元,年均利潤總額為91.5億元,年均凈利潤為68.6億元。聚酯工程項目達產達效后,預計可實現年均營業收入為166.1億元,年均利潤總額為9.9億元,年均凈利潤為8.4億元。
中金公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根據《大連市“十四五”石化產業發展規劃》,將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恒力煉化一體化項目,以及擬建乙烯和PDH項目,憑借原料優勢、規模優勢、基礎設施配套優勢以及資金優勢,圍繞乙烯、丙烯、芳烴等產業鏈高附加值產品開發利用。
中金公司認為,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恒力石化管理層戰略布局,精打細算,為公司長遠發展創造出了更多的可能性,特別是通過長興島煉化基地節能降耗,騰挪能耗指標用于審批增量項目,效果較為可觀。從公司2021年半年報披露的戰略規劃來看,公司規劃圍繞6條新材料產業鏈延伸,與大連市規劃基本吻合,預計未來兩年合計投資不低于7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