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廈鎢新能(688778)發布2021年業績快報,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55.57億元,同比增長94.72%,實現歸母凈利潤5.55億元,同比增長121.48%。實現扣非后凈利潤5.12億元,同比增長109.97%。基本每股收益為2.65元。
公告顯示,2021年度,公司鈷酸鋰產品銷量持續向好;受益于終端需求的增加,三元材料銷量同比提升,其中公司高電壓車載三元材料由于其性能、安全、成本等方面的優勢明顯,銷量顯著提升,規模效應進一步顯現,盈利能力提升。
報告期內,公司凈利潤增幅高于營業總收入的增幅,公司表示,系公司銷量增加及產品價格上漲,3C產品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需求持續增長,產銷規模增加,盈利大幅提升所致。
資料顯示,廈鎢新能于2021年8月上市,是第二家科創板上市的鋰電正極概念股。公司還是廈門鎢業(600549)的控股子公司,目前正積極發展包括鋰電正極材料在內的能源新材料產業,產品涵蓋鈷酸鋰、三元材料、前驅體、錳酸鋰、磷酸鐵鋰、高鎳材料、NCA等全系列能源新材料產品。
據招股書顯示,廈鎢新能已經拓展了國內外眾多知名鋰電池客戶。在3C鋰電池領域,公司與ATL、三星SDI、LGC、村田、比亞迪、欣旺達、珠海冠宇等國內外知名電池企業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產品廣泛應用到下游中高端3C電子產品中;在動力鋰電池領域,公司與比亞迪、松下、寧德時代、中航鋰電及國軒高科等知名電池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廈鎢新能在上市1個月后,就祭出了雄心勃勃的投資計劃。公司于9月16日晚間公告,公司與雅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于當日簽署《鋰離子正極材料項目投資意向書》。公司計劃在雅安經開區投資建設鋰離子正極材料項目,預計投資意向不低于100億元,投資建設10萬噸磷酸鐵鋰、6萬噸三元材料等。
對于廈鎢新能上市首年的業績,國泰君安發布研報認為,公司業績高增符合預期,看好三元材料發力。2021年3C產品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需求持續增長,帶動公司鈷酸鋰產品銷量持續向好,三元材料銷量同比提升。在公司產銷規模不斷擴大、產能利用率大幅提升、規模效應因素等作用下,公司2021年盈利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國泰君安指出,廈鎢新能2020年產能6萬噸(含鈷酸鋰),隨著已公告三元產能的陸續投產,預計2021年有望形成7萬噸產能,2022年將形成10.5萬噸產能。目前公司公告的三元前驅體采購22/23年3.8-8.5萬噸/4.5-9.5萬噸,四氧化三鈷22/23年每年2.5-4萬噸,中性均值假設下對應三元22/23年出貨量約6萬噸/7萬噸,鈷酸鋰22/23年每年出貨量約4萬噸,預估2022年材料出貨量已接近公司2022年正極材料產能規劃,印證了公司下游需求高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