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的支持力度。
此外,還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有利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的信貸投放,支持我國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有助于推動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下一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將加快建立完善住房租賃金融制度,繼續加大對保障性住房建設和長租房市場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房企應主動把握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此次政策對于減輕房企顧慮、積極申請貸款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等有積極的作用。
嚴躍進分析,此次央行政策提出了兩條重要內容。第一、保障性租賃住房相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第二、保障性租賃住房的貸款力度要加大。從這兩點來看,政策出發點在于為保障性租賃住房提供更強的貸款支持。而由于房貸集中度政策的維持,所以適當進行了松動,進而減少顧慮。由于當前房企資金壓力較大,如果三道紅線也要把貸款納入考核,那么房企申請此類貸款的動力非常不強,進而會影響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建設和供應。此次政策,是并購貸退出房貸集中度考核后,第二個房貸集中度政策松動的例子。
此次政策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從保障性租賃住房市場的發展角度看,這是信貸政策放松和鼓勵的重要政策,真正促進房貸領域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發展。而從房貸集中度的角度看,實際上也體現了房貸集中度政策在松動。此前是并購貸,而此次是保租房房貸,兩類貸款不納入房貸集中度的考核中,既說明房貸集中度政策大方向不變,也體現了房貸集中度政策積極優化。此次央行政策,將使得房企的申請貸款動力增強,對于今年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更快更好發展,將提供更大的動力。
嚴躍進認為,對于房企來說,應該精準理解此類政策。
第一、在2020年的時候,央行發布過《關于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此次政策提及過一個內容,即房租賃有關貸款暫不納入房地產貸款占比計算。所以從此次央行新政策看,其實思路相似,但是從過去的市場化租賃住房轉變為保障性租賃住房。換句話說,當前保障性租賃住房是重點產品,原有房貸集中度的政策需要與時俱進積極配合。
第二、此次改革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必須具備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認定書,換句話說,房企不能自己認定此類房源,必須獲得此類項目認定書,才可以實現房貸集中度的豁免條款。
第三、房企應該主動在此類產品方面積極發力,這是商業銀行2022年重點推廣的房貸產品,房企應該主動把握此類信貸機會。
銀行將積極放貸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這一政策提高了銀行放貸的積極性,促進地產融資轉型。對商業性房貸限制規模,對保租房貸款不限制規模,而且利率由優惠,意在調整銀行資產結構,促進普惠金融發展,其邏輯與扶持中小微實體貸款完全一致。央行、銀保監這次也表示,加快建立完善住房租賃金融制度,也就是要針對新的住房供應體系,配置響應的金融支持制度,從而促進地產行業轉型。
需要注意的是,保租房貸款,目前仍在開發貸款科目,按照開發貸款邏輯投放,最多放貸總投資的80%,20%是項目資本金。具體貸款比例與項目建設主體、區位、出租率預測等,有很大關系。下一步,隨著住房租賃金融制度的建立,銀行將會單列保租房貸款科目,并對該類貸款在認定、投放、定價、償還等方面,建立完全不同的貸款管理制度。
李宇嘉同時也表示,效果還有待觀察。盡管國家大力鼓勵保租房貸款,但由于保租房利率低,多數沒有抵押物或高信用等級擔保,銀行投放的積極性并不高。未來,能做到多大規模,還有待觀察。我認為,未來一段時間還主要以國企央企以及大型優質民企(萬科、龍湖、綠城)、以及地方城投平臺為主。因為,這類型的建設主體,在抵押物、信用等級方面,滿足銀行的需求。另外,除了開發以外,對于改造類的保租房,運營中的流動資金貸款、物資采購貸款等,也應該做出創新,滿足這個行業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