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開盤股價大幅下挫,目前跌超7%,報507.96,跌7.11%。昨日,寧德時代回應媒體稱,未向機構咨詢其被美國制裁的可能性。
上述傳聞在今年1月初即在網上流傳。傳聞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寧德時代正在美國向專業機構求助,咨詢其被美國制裁的可能性。此前,多家中國企業由于被美國列入未經核實清單,遭遇股價大跌。但寧德時代并未列入其中。
路透稱,美國商務部2月7日稱,已將33家中國實體列入其未經核實清單。該報道提及,之所以采取這一舉措,是因為無法確定這些實體將如何使用美國出口商品。上述中國實體中,包括海目星(688559.SH)的子公司廣州市海目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海目星為寧德時代的供應商。海目星股價下跌4%,報45.01元。
今年1月份,寧德時代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區間為140億元至165億元,同比增幅區間為150.75%至195.52%,為公司成立以來的最好盈利水平。
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寧德時代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2021年新能源汽車及儲能市場滲透率提升,帶動電池銷量增長;二是公司市場開拓取得進展,新建產能釋放,產銷量相應提升;三是公司加強費用管控,費用占收入的比例有所降低。
令人意外的是,亮眼的業績換來的不是股價上漲,反而是加速下跌。近兩個多月以來,寧德時代的股價震蕩走跌,累計跌幅已超25%,市值蒸發4000億元。
有分析人士表示,從目前的市占率、裝機量以及利潤等方面看,寧德時代雖然拔得頭籌,但在新能源汽車銷售形勢大好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競爭者開始入局,參與瓜分市場份額。
此前更有消息稱,多個以寧德時代為主供的車企將引入中創新航、欣旺達等供應商。業內專家也表示,“寧德時代的產能有限,那么車企就不得不找別的供應商。”
在全球市場,LG、松下緊追不舍。不久前,LG新能源在韓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發行價每股30萬億韓元,開盤后LG新能源股價一路上漲99%至59.8萬韓元。LG新能源更是計劃在2025年前向其在全球電池工廠投資8.85萬億韓元,將產能提高到400GWh。LG新能源CEO權英壽放言,將在全球市場份額超過寧德時代,成為全球第一。
種種情況無疑是對寧德時代釋放出了明確信號,便是:挑戰者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