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場上,最受關注的兩只股票無疑就是貴州茅臺和寧德時代了,他們各自代表了傳統白馬權重股跟新一代成長股,一直上演著“新老之爭”的大戲。
作為新生代,寧德時代一直被稱為“新能源里的茅臺”,事事都要被拿來和貴州茅臺比較。市場上,諸如“寧德時代能成為下一個貴州茅臺嗎?”、“寧德時代終將超越貴州茅臺”、“貴州茅臺VS寧德時代”等等信息可謂是屢見不鮮。
如今,新能源賽道持續回調,寧德時代接連大跌,還帶崩了創業板。2月11日,寧德時代收盤跌幅5.43%,報價489.99元/股,流動市值已經不足萬億元,幾乎是徹底告別了“五百元時代”。
漲的時候,被拿來和貴州茅臺比較,跌的時候也不例外。
首創證券首席唱空寧德時代
隨著寧德時代持續殺跌,一直看好新能源板塊的機構們有些忍不住了。2月11日,終于有機構發布研報,開始唱空寧德時代,而唱空的方法是“和茅臺比較”。這也算得上是貴州茅臺和寧德時代之間的“比爛”了。
首創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韋志超、首創證券宏觀研究員王蔚然在公眾號上發布了名為《寧德時代還能跌多少?一個定量分析視角》的文章。在文章中,他直言“2021年貴州茅臺的走勢與2022年寧德時代的走勢有較強的相似性,參考貴州茅臺的走勢來看,寧德時代短期可能并未見底,逢高出貨是優選。”
韋志超表示,貴州茅臺和寧德時代的股價走勢背后有較大的共性,基本面的變化在短期不大,因此決定短期股價的更多是非基本面因素,比如市場的微觀結構、市場情緒等變量。
文章稱,寧德時代面臨貴州茅臺在2021年類似的市場環境:
(一)上漲邏輯已經受到挑戰;
(二)美債收益率大幅上行;
(三)股價超漲,賽道高度擁擠,形成多殺多的負反饋。
寧德時代或許還要跌20%
同時,文章還將貴州茅臺在2021年的高點與寧德時代在2022年的高點做標準化,以貴州茅臺的走勢推斷寧德時代在未來的走勢。從擬合圖可以看出,寧德時代的調整整體尚未結束,未來可能仍有明顯的下跌空間。對比之下,短期內的最低點或許會在4-6月份左右到來。
根據這位首席的辦法,我們也可以按照貴州茅臺和寧德時代的歷史股價做一下判斷。
2021年2月份,貴州茅臺股價站上了歷史最高點2608.59元/股,半年之后,在8月份跌到了近期低點1525.50元/股,跌幅達到了41.52%。
反觀寧德時代,2021年12月達到了歷史高點692元/股,若是迎來同樣的跌幅,則其股價會下跌到400元/股左右,“破四”也并非不可能。2月11日,寧德時代收盤報價489.99元/股,也就是說,寧德時代可能還有20%的跌幅。
股民評論區上演“多空博弈”
這篇唱空文章一出,迅速就點燃了市場。在評論區中,股民們也是上演了一場激烈的“多空博弈”,有人認同該首席的觀點,有人卻是不屑一顧。
抱有相同觀點的股民表示,“券商的多不是多,券商的空那是真空!”,還有人從技術形態分析,表示“看K線形態確實還有得跌”。有人直接喊出“360元一帶,基本會企穩!”甚至喊出250元、200元、70元的都不在少數。
當然,有人看空,就有人看多。不少堅定的“新能源派”則是認為寧德時代的成長性更強,被拿來和貴州茅臺想比那是有點“屈尊”了,直言“茅臺的成長空間能和寧德比?”,一個反問句,可見作者的情感強烈。
還有人則是質疑,認為寧德時代已經跌得夠慘了,表示“寧德30倍估值還有下跌空間?白酒早該腰斬了”
還有人則是不在寧德時代本身股價糾結,而是跳到了第三層“指點江山”,有人認為該首席“看K線炒股判斷走勢”,“就這水平”;還有人則是代替寧德時代發言,直言下次調研不讓該券商再來。
分析較片面,娛樂性或更大
說一千道一萬,寧德時代被拿來和貴州茅臺比較,其實也是對公司價值的一種認可。但是二者一個是消費賽道,一個是科技賽道,股價的邏輯、估值有很大差異,不考慮報表數據、基本面、未來方向、政策力度等多重因素,單純從股價走勢就把兩者相比較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在文章中,作者其實也直言,預測股價本來就是個很“玄”的問題,文章也只是“試圖提供一個角度”。事實上,這劑“預防針”一打,就讓人覺得和平時機構的研報有些差異了,更像是一些個人觀點分享。
一個加大標紅的“玄”字,更是讓人想起來此前某家券商的“風水研報”。由此可見,這份研報的學術性其實未必有多少,還是娛樂性質更多一點。
同時,作者在研報末尾慣例的風險提示,也和一般研報有些不同。“業績增長超預期”的利好消息,在這里反而變成了風險。這或許也是擔心大家提前出貨,后期股價又上漲,而給大家做的一點提示吧。
首席看好低市盈率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的作者韋志超,是布朗大學經濟學博士、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上海交通大學經濟學+數學雙學士。曾在國泰君安、華夏基金、安信證券等機構任宏觀研究負責人,在2015年新財富、水晶球金牛獎、第一財經與保險資管等評選中曾榮獲宏觀經濟第一名,在國內外頂級經濟管理期發表過中發表多篇文章。
只看履歷的話,還是相當優秀的。
在日前中歐高管教育舉辦的2022年首次“首席說”論壇上,韋志超表示,2021年比較成功的是創業板,特別是新能源和半導體引領了行情。今年創業板的指數可能會相對較弱。
原因有兩點:首先,過去一年成長股的走勢跟十年期國債的寬松和下行有關系,而十年期國債再往下走的空間不大;另外,今年政府對創新的緊迫性下降,預期向下調整。
展望2022年,低市盈率的指數可能會跑贏高市盈率的指數,包括銀行、地產、建筑、建材等板塊。
看好的并非是新能源賽道,所以該首席唱空寧德時代其實也不意外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