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廈門,記者 李子健)訊,玉溪市正打造鋰電“俱樂部”,2月16日晚間,相關公司共同公告,云天化(600096.SH)、恩捷股份(002812.SZ)、億緯鋰能(300014.SZ)及華友鈷業(603799.SH)控股股東華友控股與玉溪市簽訂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項目合作協議,前兩期項目合計投資517億元。
玉溪市得以“呼朋喚友”,其底氣或來自于其被低估的鋰礦資源,據財聯社記者從云南投資促進網獲悉,玉溪市紅塔區小石橋(下稱“小石橋鋰礦”)的氧化鋰資源量高達489萬噸,在鋰電產業鏈“解決資源保障的問題,才能有力地擴大產能”的當下,無疑極具誘惑力。
圍繞鋰電“豪擲”517億
公告顯示,四家公司作為乙方與甲方玉溪市簽訂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項目合作協議(下稱“《產業協議》”),各方約定共同開采礦產資源,進行礦產深加工,共同研發、生產和銷售新能源電池及新能源電池上下游材料,拉動建設新能源電池產業鏈,共同在玉溪市當地促進形成千億級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集群。
《產業協議》的主要項目有“礦產資源合作開發項目”及“建設電池、隔離膜及電池正負極材料等配套項目”(下稱“電池及配套項目”)。
其中,礦產資源合作開發項目設立兩家公司,一家主要從事礦產資源開發,另一家主要從事礦產深加工。兩家合資公司的基本股權結構均為:玉溪市政府或其制定主體持股23%,為第一大股東;恩捷股份、億緯鋰能、華友控股、云天化持股比例分別為22%、20%、18%、17%。
電池及配套項目計劃分為三期投資,其中項目一期承諾投資約180.5億元,在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項目二期承諾投資約336.5億元,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項目三期投資計劃在2030年前完成,一二期合計517億元,由各乙方直接設立項目公司。
原則上主營業務涉及一方優勢行業的項目公司,應由該方主導該項目,其他方(包括甲方或其指定投資主體)可選擇適當參股。
據悉,云天化作為磷化工巨頭,已規劃50萬噸/年磷酸鐵項目;華友控股旗下華友鈷業則為全球鈷產業龍頭;隔膜龍頭恩捷股份國內隔膜市占率達39%;億緯鋰能2021年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為2.92GWh,排名第八。
除此以外,豐元股份(002805.SZ)早已入局,今年1月,公司披露公告顯示,擬在云南省玉溪市轄區范圍內投資建設總規模20萬噸鋰電池高能正極材料項目及配套建設相應規模的鋰鹽、磷酸鐵項目,2025年前分期完成。其中,一期包括年產5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及1000噸黏土提鋰中試線。
玉溪市“以礦會友”
動力電池供應緊張已成為熱銷新能源車品牌產能受限的原因之一,而動力電池供應緊張的矛頭則指向上游鋰礦,鋰礦產能錯配連寧德時代(300750.SZ)都對“短期內的原材料(鋰)價格上漲沒辦法”。
目前國內的鋰礦資源主要為江西的云母礦、四川的鋰輝石礦及青藏的鹽湖,但市場或低估了玉溪市的鋰礦資源。
據記者查閱云南投資促進網獲悉,小石橋鋰礦,經科研性示范勘查預測表明,從這里延及滇中3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下,氧化鋰資源量高達489萬噸,礦床為碳酸鹽粘土型鋰。
若按氧化鋰和碳酸鋰當量LCE的轉換系數1:2.47來計算,小石橋鋰礦的碳酸鋰當量LCE高達1207萬噸,約占全國總量的四分之一,為世界級鋰礦。前期玉溪市科技局局長李世華表示,“根據此前科研勘查獲得的數據,滇中鋰礦平均品位約為0.3%,最高達1.02%,按照相關評價標準,平均品位0.2%即有經濟開采價值。”
但鋰礦僅是其中一環,豐元股份表示,玉溪還有磷礦和鎳礦資源,現有一定規模的黃磷、磷酸、氫氧化鎳和鎳的產能,此外也有煉鐵生產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電池及配套項目中,云天化表示,公司的投資,在甲方獲批化工園區,云天化依法依規取得相應的磷礦資源后啟動。
華安證券金屬新材料相關研究員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國內大多數鋰鹽企業都是以鋰鹽加工為主,因此大多面臨原材料缺口的問題,只有解決資源保障的問題,才能有力地擴大產能,在鋰電行業高速發展中提高市占率及盈利能力。“有礦”或是玉溪市能吸引眾多鋰電產業鏈巨頭的原因之一。
有業內人士則表示,黏土提鋰同時具備礦石提鋰短流程優勢與鹽湖提鋰成本優勢,但目前黏土提鋰尚且沒有產業化,工藝有待進一步論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