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 | 新消費日報(記者 李丹昱)訊,在鄉村基、老鄉雞、撈王、老娘舅等集中傳出上市消息后,楊國福遞表港交所,有望成為“麻辣燙第一股”。
2月22日晚間,上海楊國福企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楊國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中信建投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與鄉村基、老鄉雞等盈利模式相似,楊國福以加盟模式為主,輔以部分零售業務。
就在遞表的同時,2月23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曝光楊國福自熱小火鍋吃出異物,疑似固體發霉物。這一事件也再次將楊國福拽入食安問題旋渦,而登陸資本市場真的能為楊國福解決一切問題嗎?
加盟模式下的管理瓶頸
港股在迎來海底撈、呷哺呷哺后,中式餐飲企業上市進入“空窗期”。但營銷專家唐立認為,火鍋的市場份額在中式餐飲領域占據領先地位,但從快餐領域來看,麻辣燙的份額亦處于領先地位。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按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楊國福在中國中式快餐市場中排名第一。此外,按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或截至該日期的收入、商品交易總額以及餐廳數量計算,楊國福在中國的麻辣燙市場中排名第一。
不久前,楊國福提交《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審批》材料,申請IPO全流通項目,并在2月8日獲證監會受理,隨后在港股正式遞表。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九個月,楊國福收入分別達到11.82億元、11.14億元和11.63億元,同期利潤分別達到1.81億元、1.69億元和2.02億元;同期毛利率為分別為27.9%、28.7%和30.2%。
楊國福方面表示,毛利率增長主要是由于餐廳運營業務分部,尤其是加盟餐廳業務線的毛利率增加所致。加盟餐廳業務線的毛利率增加主要由于四川工廠的產量增加、新自產貨品的銷量增加以及成本控制所致。
加盟已經成為楊國福最重要的營收來源,截至2021年9月30日,楊國福餐廳數量總計5783家,其中中國境內自營餐廳僅3家,其余均為加盟餐廳,加盟餐廳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94.3%。
但加盟模式帶來的問題同樣困擾著楊國福。2021年,廣東省市場監管部門獲知深圳市楊國福麻辣燙店存在湯料污穢不潔等食品安全問題的線索后,立即對該門店進行現場檢查,針對其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立案查處,并查封了涉事門店,沒收違法所得,罰款5萬元。
此后,在市場監管總局的統籌指導下,廣東、上海、河北、內蒙古、黑龍江、遼寧、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等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市場監管部門全面排查了轄區內楊國福麻辣燙門店3323家,責令整改841家,警告5家,立案查處24件。
“食安問題頻出的根源在與總部話語權較弱,加盟店店主疲于遵守總部的相關規則。同時,還存在總部管理能力有限,培訓、巡查等措施不到位的問題,”唐立認為,這一問題在同行業的張亮麻辣燙等品牌也存在。
而此次網友在社交平臺曝光的楊國福自熱小火鍋吃出異物,則涉及到楊國福零售業務。截至2021年9月30日,楊國福已經推出16 sku的零售產品,包括麻辣燙自熱鍋、多人份自熱打火鍋、火鍋湯底料等,并均由四川工廠制造。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對記者表示,品牌出現負面問題,對企業爭取上市是有影響的。對于規模大、店鋪多的企業而言,每一個店鋪都會享受企業品牌知名度帶來的正面影響,但只要有一個連鎖店出現問題,消費者就會對企業整體的管理體系提出質疑,品牌形象和所有的店鋪都會因此受到負面影響。”
餐飲行業分析師王冬明也表示:“優化食品安全非常費錢,而楊國福麻辣燙有6000家門店,食品安全問題也必然會有一定概率存在。”
楊國福在招股書中稱,香港IPO募集資金用于升級公司的生產設施,以支持公司的加盟餐廳業務線、豐富公司的品牌組合、擴大公司的零售產品供應以及抓住潛在的市場機遇(尤其是在麻辣燙價值鏈方面);用于進一步加強公司的研發能力,以及用于提升公司多領域的人才培養和維護;用于為公司在國內外市場的餐廳網絡拓展計劃撥資等。
下沉市場還有多少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與海底撈、呷哺呷哺等主要布局一、二線城市的餐飲上市公司不同。近期尋求上市的鄉村基、老鄉雞、楊國福等均以三、四線城市為主要市場。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三線及以下城市按商品交易總額計算的麻辣燙市場規模約為人民幣719億元,并預期于2025年按商品交易總額計算的市場規模將達到人民幣1292億元,2020年至202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2.4%。
而據招股書數據,截至2021年9月30日,楊國福一線城市平均加盟餐廳數量為582家,二線城市為2322家,三線及以下城市為2594家。這一數據基本與往年發展趨勢相同,楊國福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門店數量始終保持較高水平。
從凈增長數據來看,與2020年底相比,楊國福在三線及以下城市增加門店325家,二線城市增加193家,一線城市增加7家,其擴張仍以三線及以下城市為主。
但唐立坦言,當下海底撈、呷哺等頭部企業也開始在三線及以下城市布局,加上此前已經不斷開店的張亮麻辣燙、米村等品牌,下沉市場逐漸擁擠。“當下餐飲品牌的護城河普遍較低,扎堆下沉市場后,缺少獨特性,提高客單價和重復進店較難。”
從客單價來看,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單間加盟餐廳平均銷售額中一線城市領先優勢明顯。一線城市單間加盟餐廳平均銷售額為31.45萬元、二線城市為19.88萬元、三線城市為15.90萬元。
“楊國福等品牌在一線城市雖然銷售額不低,但成本水平較高,加之客單價低,利潤空間有限,所以楊國福短期內不會大規模向一線城市擴張,”餐飲行業從業者王爍對記者表示。
雖然沒有急于向一線城市擴張,但楊國福在一線城市已經有了漲價趨勢。美團平臺上,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客單價在25元-50元不等,而在三線城市,客單價則穩定在20元左右。
對于即將登陸港股的楊國福而言,客單價、門店數量都是投資人看中的重要指標,隨著品牌發展而提價,也是行業內普遍選擇。有多位分析師對記者表示,疫情逐步受控后,餐飲企業上市的空間已被打開,也為一級市場投資者打開了退出渠道,利于吸引更多資本進入餐飲行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