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鄭州,記者 張晨靜;編輯 劉琰)訊,受俄烏戰爭影響,24日國內商品期貨中糧油大幅上漲,財聯社記者多方采訪獲悉,俄烏戰爭短期對國際市場糧油價格產生明顯推高作用,但我國糧油價格變化主要受供需影響,俄烏局勢對國內糧油價格影響不大。
隨著俄羅斯總統普京對烏克蘭宣戰,俄烏戰爭正式爆發,今日商品期貨大面積“飄紅”,其中菜油封漲停,豆二漲近8%,菜粕、棕櫚油漲超6%,豆油漲超5%,玉米漲超1%。
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糧食類大宗商品在邊緣戰爭中也是資本避險優先選擇,這也是近期大宗農產品價格上漲原因之一。
據悉,烏克蘭是全球最大葵籽粕出口國,其次是菜籽類產品,除了油脂油粕,烏克蘭還是全球重要谷物出口市場,烏克蘭玉米出口量占全球比重為16.45%,小麥出口占比11.61%。其中我國進口葵油基本都來源于俄烏兩國,菜籽菜粕等主要來源于加拿大,烏克蘭是除美國外我國第二大玉米進口來源國,俄烏沖突對我國而言主要影響產品是葵油和玉米。
此前多位葵油分析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葵油雖然近期出現回落震蕩,但整體仍處于高位,而且受高價影響,玉米油對葵油出現替代,我國是烏克蘭最大的葵花籽油出口國,但2021年葵油進口量下降超3成。
烏克蘭一線貿易商向財聯社記者透露,俄烏局勢主要影響產品價格,其中烏克蘭玉米出口價上漲約30美元/噸,漲幅近10%,整體貿易活動暫未受到較大影響。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玉米進口總量為2836萬噸,同比增加1711萬噸,增幅152%。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玉米高級分析師劉棟向財聯社記者介紹,玉米進口主要來源國是美國和烏克蘭,分別占中國進口玉米總量的72.7%和26.83%,其余進口國家還有俄羅斯、緬甸、老撾、南非等國家,進口數量較少。
馮永輝表示:“近年來由于畜牧業發展,飼用糧玉米大豆等需求量和進口量逐年攀升,但玉米整體對外依存度不高,三大主糧自供率較高。”
此外,國內玉米價格上漲主要是購銷形式影響。劉棟表示,春節之后,農戶對于玉米價格預期較高,挺價意愿較強,春節之后并未出現集中售糧的情況。隨著供應壓力緩解,市場看漲情緒增多,大型糧貿企業和基層中小貿易商建庫意愿增強,積極收糧建立中長期玉米庫存。對于下游深加工企業而言,在當前玉米供需緊平衡的情況,東北地區下游深加工企業更愿意在農戶余糧尚存的情況下建立更長時間的庫存,因此提價售糧意愿較強。短期來看,東北低趴糧銷售進入末期,季節性供應壓力逐漸緩解,需求因素逐漸占據主導,價格或會維持偏強運行。
值得一提的是,俄烏戰爭推高糧價亦引發投資者對養殖企業的擔憂,溫氏股份(300498.SZ)在互動平臺回應:“目前看暫時沒什么影響,公司從歐洲進口玉米較少,主要是從巴西等地進口,且并非直接進口。”
關鍵詞: 業內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