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深圳,記者 付靜;編輯 劉琰)訊,“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啟動,數據中心相關上市公司近期備受市場關注。華南地區第三方數據中心龍頭奧飛數據(300738.SZ)內部人士在接受財聯社記者調研時表示,五大在建數據中心項目預計于2022年-2023年期間建成并分批次交付使用,公司仍會著力在東部國家算力樞紐節點進行布局,同時密切關注西部地區數據中心的發展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奧飛數據正積極推進碳中和及新能源戰略規,以自建數據中心作為試點拓展光伏、儲能、節能等業務,其控股子公司奧飛新能源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簽約裝機總容量已接近100MW。
有行業人士指出,相關政策要求國家樞紐節點算力集群PUE在1.25以下,PUE超1.5需強制進行改造升級,“東數西算”工程在PUE等能耗指標方面限制較強,綜合實力強的廠商有望充分把握市場機遇。
仍著力在東部算力樞紐節點布局
2月17日,國家發改委聯合多部門印發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8地啟動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建設,并在算力樞紐內進一步規劃設立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承擔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建設,正式啟動“東數西算”工程。
奧飛數據方面表示,“公司戰略布局當前仍以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區域為主,不過也將密切關注西部地區數據中心的發展情況,在西部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尋求適合的數據中心布局機會,但會以實際需求為導向,兼顧新市場的開拓與業務落地的確定性”。
“公司目前客戶結構以互聯網企業為主,因此為便于客戶的業務開展、及時處理熱數據,公司仍會著力在東部國家算力樞紐節點進行布局”,該人士進一步向記者指出其業務布局背后的邏輯,“‘東數西算’將有序引導存儲備份、數據分析等冷數據到西部算力樞紐進行處理,緩解東部本就緊張的土地及電力資源的壓力;而金融、互聯網等企業產生的熱數據具有低時延特性,這部分數據仍保留在東部算力樞紐節點上進行處理。根據數據的不同特性,有效引導到我國不同區域的算力樞紐進行處理,將滿足日益增長的算力需求”。
當前奧飛數據五大在建數據中心項目分別位于京津冀區域的廊坊固安和天津武清、粵港澳大灣區的廣州南沙、中部區域的江西南昌、西部區域的云南昆明,“上述五大項目預計于2022年-2023年期間建成并分批次交付使用,建成后合計將可提供超過50000個機柜的資源供給”,公司人士告訴記者。
奧飛數據當前持續加快對IDC業務的布局。2021年公司先后就華南地區數據中心資源鎖定與阿里云簽訂機房合作協議、與百度達成意向;以1.87億元收購天津盤古云泰60%股權,獲得天津武清12000個高功率機柜的數據中心項目核準;位于昆明的奧飛數據新一代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園1期日前已封頂,預計今年4月底土建部分交付、6月底前投產,投產后將容納超過8000個機柜。
另外,奧飛數據還通過可轉債募資6.35億元,主要用于新一代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產業園(A棟)項目,即在廊坊固安投資5.73億元,以建設新一代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產業園。
作為國內頭部第三方IDC運營商之一,截至2021年3月末,奧飛數據擁有10個自建IDC機房,可用機柜1.6萬個,為客戶提供機柜租用、帶寬租用等IDC基礎服務。
分布式光伏簽約裝機量近100MW
2021年年中,奧飛數據制定了碳中和及新能源戰略規劃,廣州金發數據中心、廊坊訊云數據中心等所有自建數據中心均獲得碳中和認證。記者了解到,當前其控股子公司奧飛新能源已在全國簽約37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裝機總容量接近100MW。
民生證券研報曾對其評價稱,“雙碳背景下能耗雙控政策持續推進,行業面臨洗牌重構,奧飛數據將憑借運維能力、能耗管控能力及核心IDC資源稟賦強者恒強”。
公開數據顯示,數據中心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已連續多年超過2%,而數據中心綠色低碳發展無疑是大勢所趨。近日華安證券通訊行業分析師張天對外公開指出:“政策要求國家樞紐節點算力集群PUE達到1.25以下,PUE超過1.5需強制進行改造升級。隨著東數西算落地,地方政府的執行力度可能加強,如上海已開展100個機架以上IDC摸排工作,我們預計20%的存量機架可能面臨改造;國內2021年平均PUE為1.49,華南、華中平均接近1.6,改造需求巨大”。
針對“東數西算”工程對PUE等能耗指標方面較強的限制,奧飛數據內部人士認為,“PUE是評價數據中心能源效率的主要指標,目前我國仍以化石能源作為主要能源消費對象,要實現雙碳目標,在能耗方面進行限制是不可避免的”。
公司方面告訴財聯社記者,“IDC企業只能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利用技術創新,從基礎上盡可能降低數據中心碳排放。光伏建筑、綠電使用、采用液冷等先進溫控設備及低能耗高效制冷設備等,均是未來降低能耗可采用的途徑,特別是綠電將會成為主要手段。目前綠電的價格還是較高,對企業運營成本的影響較大,相信在國家大力支持使用綠電的推動下,該情況會改善向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