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被催借錢”,這究竟是怎么回事?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表示收到中原消費金融的短息,提醒其借款資格上調且當日有效,點擊鏈接激活后可以借錢。
實際上,這并不是個例,許多網友稱在未接觸過中原消費金融的情況下,莫名收到該公司發來的營銷短信,或涉及個人信息泄露和違規收集個人信息。
而在去年5月10日,中原消費金融-貸款借錢APP就因“未經用戶同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違反必要原則,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等問題,被國家網信辦點名通報。
根據官網信息,中原消費金融于2016年底成立,是經銀保監會批準成立的全國性持牌金融機構,由中原銀行、華平投資、伊千網絡共同出資,面向個人消費者提供純線上消費貸款+消費分期服務。
根據公司財報披露,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原消費金融放款突破1158.85萬筆,累計放款金額1351.55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5.63億元,同比增長50.7%;新增客戶數241.39萬戶,累計客戶數為1333.17萬戶。
按理來說,作為河南省唯一一家持牌的正規金融機構,中原消費金融應該嚴守規則、堅持合規經營,但該家公司的表現卻令人生疑。
“模糊”的廣告
2021年,中原消費金融開始搭建短視頻營銷項目,招標要求為策劃、拍攝、運營不同主題不同類型的短視頻平臺賬號,建設并運營公司短視頻賬號矩陣,用多個角度、多個主題、多個賬號覆蓋各視頻平臺(主要以抖音、騰訊、快手等平臺)。
之后,在短視頻平臺便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借款營銷廣告,其中不乏雷人的借錢買帝王蟹,被網友批評廣告內容誤導消費者、三觀不正等。
拋開廣告內容不談,這些廣告確實存在誤導消費者的嫌疑。
去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21〕第3號》規定,“所有貸款產品均應明示貸款年化利率”。公告要求,所有從事貸款業務的機構,在網站、移動端應用程序、宣傳海報等渠道進行營銷時,應當以明顯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并在簽訂貸款合同時載明,也可根據需要同時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但不應比年化利率更明顯。
從中原消費金融在抖音發布的廣告視頻截圖來看,你能一眼就看到公告規定中,以明顯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的年化利率嗎?
仔細查找才能在被遮擋的底部發現兩排小字:貸款有風險,借款需謹慎,請根據個人能力合理貸款,理性消費,避免逾期,放款時間以實際審批結果為準,年利率10.9%-36%(單利),按日計息。
年化利率引質疑
值得注意的是,所顯示的中原消費金融36%的年化利率被質疑是在打國家標準的“擦邊球”。
對比來看,信用貸的年利率為12.775%;有錢花的日利率為0.02%-0.05%,折合年利率為7.3%-18.25%;京東金條年利率9.1%-24%。
而根據《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條第二款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
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指出,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不僅如此,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許多用戶投訴稱遭到了中原消費金融的暴力催收,以電話轟炸、人身威脅等方式催促還款。作為一家正規的借貸公司,中原消費金融的行為真的可取嗎? (來源|大華觀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