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3日、2月24日,上海銀行接連收到來自上海銀保監局和深圳銀保監局的兩張罰單。據滬銀保監罰決字〔2022〕13號行政處罰決定書,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由于在2015年3月至7月,同業投資業務違規接受第三方金融機構擔保,被處罰款240萬元。另據深銀保監罰決字〔2022〕24號行政處罰決定書,上海銀行深圳分行由于貸款“三查”不盡職,貸款資金被挪用,被處罰款60萬元。
2021年被罰11次
據銀保監會官網信息顯示,除了2022年的這兩張“開門紅”,2021年全年上海銀行被各級銀保監部門處罰11次,累計罰款金額高達740萬。處罰原因包括未按規定報送統計報表、違規轉讓不符合不良資產認定標準的信貸資產、向不具備條件的客戶發放貸款等。
巧合的是,2021年金額最大的一張罰單同樣出自上海銀保監局之手,2021年7月上海銀行因六項違規事實被處罰金460萬元,具體違規事實包含:2018年12月某筆同業投資房地產企業合規審查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2019年11月某筆經營性物業貸款授信后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2019年2月至4月,部分個人貸款違規用于購房;2020年5月至7月對部分個人住房貸款借款人償債能力審查不審慎;2020年7月在助貸環節對第三方機構收費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2020年6月至12月部分業務以貸收費。
營收、盈利增速均放緩
財報顯示,2018年至2020年,上海銀行分別創造營收438.88億元、498億元、507.46億元,同比增長32.49%、13.47%、1.90%,增速明顯放緩。盈利方面,該行2018年至2020年,凈利潤分別為 180.68億元、203.33億元、209.15億元,同比增幅17.81%、12.54%、2.86%,增速同樣呈下降趨勢。
不良率攀升,核心資本充足率下降
營收利潤增速下滑的同時,上海銀行的資產質量也在走下坡路。財報顯示,2018年至2020年,上海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14%、1.16%、1.22%,呈上升趨勢;撥備覆蓋率則分別為332.95%、337.15%、321.38%,總體平穩略下降;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83%、9.66%、9.34%,呈下降趨勢。
私人銀行服務遭大V吐槽
2021年10月16日,微博認證為信息安全、網絡戰專家的大V@sunwear發文吐槽稱,上海銀行虹梅支行服務態度差,他作為上海銀行的私人銀行客戶,在上海銀行有幾千萬元的存款,年流水接近4億元人民幣,處于氣憤,他當場取款500萬元。事件很快登上微博熱搜,上海銀行一躍成為輿論中心。
對此,上海銀行回應稱,“從初步核查情況看,雖然上海銀行網點人員并未違反上海銀行服務要求,但客戶反饋在該網點的服務體驗不好,并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不滿,表明客戶對金融服務有更高期許。我們將認真對待客戶訴求,努力為每一位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體驗。也歡迎社會各界監督”。
上海銀行2021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末,私行客戶(月日均AUM800萬元及以上)數為5,411戶,月日均AUM為892.38 億元。客戶數量占比最大的白金(月日均AUM 30萬元及以上)客戶數量為67.78萬戶,為私行客戶的125倍,月日均AUM僅為私行客戶月日均AUM的7.84倍。而上海銀行的財富客戶(月日均AUM100萬元及以上)數為17.83萬戶,為私行客戶數量的33倍,月日均AUM為私行客戶月日均AUM的4.86倍。私人銀行客戶無疑處于銀行客戶金字塔的頂端。這次風波中,上海銀行不僅損失了自己的客戶,還損害了聲譽。
股價創歷史新低
截至2022年2月25日15點,上海銀行收于7.03元/股,與2月24日的收盤價持平,目前市凈率僅0.55。值得關注的是,上海銀行盤中一度觸及7.01元,已達上市以來最低價。令人唏噓的是,上海銀行曾以17.77元/股的發行價創上交所最高銀行股發行價記錄,目前的股價距離發行價已跌去60.4%。(來源|大華觀察)
關鍵詞: 上海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