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成都,記者 張海霞)訊,近日,愛美客(300896.SZ)、華熙生物(688363.SH)以及昊海生科(688366.SH)等醫美上市公司業績預告、快報等紛紛出爐。下游醫美機構對比上游醫美公司業績走勢來看,可謂冰火兩重天。行業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撇開多種綜合因素,主要還是下游醫美機構凈利率較低、營銷費用較高等,拖累了相關公司的業績走勢;而上游醫美企業技術門檻較高,產品差異化路徑顯現,競爭相對較小。
上游醫美公司業績紛紛“預喜”。據昊海生科2月28日發布的業績快報,公司2021年實現營收17.66億元,同比增長32.57%,同期凈利潤為3.52億元,同比大增53.19%;華熙生物26日業績預告,預計公司2021年實現營收49.48億元,同比大增87.93%,凈利潤為7.82億元,同比增長21.13%;愛美客2021年更是預盈9億-10億元,同比暴增104.66%-127.40%。
對于業績大增的原因,上述公司方面表示,主要是產品矩陣進一步豐富、規模效應顯現等。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愛美客在2021年上市童顏針品牌“濡白天使”等新品;昊海生科則收購了歐華美科等實現并表,拓展了公司醫美業務線。華熙生物方面則表示,主要得益于功能性護膚品業務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以及原料業務和醫療終端業務穩步增長等。
對比來看,下游醫美機構端業績頗顯“凄涼”。奧園美谷(000615.SZ)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1年持續虧損態勢,預計虧損850萬-1150萬元,扣非后凈利潤更是巨虧1.4億-1.9億元。宜華健康(000150.SZ)預計2021年虧損3.6億-5.4億元。部分醫美機構相關上市公司暫未披露2021年全年業績情況。
撇開個別公司重組等非經常性損益因素影響,醫美行業人士對財聯社記者分析認為,受營銷費用及獲客成本較高影響,醫美機構的利潤率仍較高?!搬t美機構在2018年以來,求美需求大增,大量供給方入場,加劇了醫美機構的競爭,讓醫美機構普遍利潤率低于10%。產業都有周期,野蠻增長期到穩定成熟期都會有巨大的陣痛,醫美產業也不例外?!币晃会t美行業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醫美機構非手術項目獲客成本約3000元/人,手術類項目獲客成本更是高達8000元/人左右。隨著醫美機構競爭愈發激烈、人力成本的上升等,營銷費用進一步上升?!币晃会t美業內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
據華西證券分析數據,頭部醫美機構凈利率僅為7%左右,在其運營成本中,職工薪酬32%、耗材費用24%、營銷費用15%。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2018年部分大型醫美機構的獲客成本高達6000元-7000元/人;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2018年醫美行業僅在線上獲客成本就多達181億元。
一位醫美分析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醫美營銷與其他細分賽道的營銷不一樣,一方面是“人云亦云”式的被動式營銷;另一方面獲客渠道確實是醫美機構重要的來源,且有效營銷平臺較少,機構與醫美營銷平臺的議價能力偏弱;目前醫美機構正處于對接宣傳或營銷端逐漸變多的階段,所以營銷費用高、獲客成本較高。上述醫美分析人士同時表示:“近兩年獲客成本有往下走的趨勢,只是幅度較小,我們認為醫美獲客渠道長期是可以消化掉的?!?/p>
此外,也有行業人士對財聯社記者分析認為,醫美機構凈利率偏低主要原因之一還在于上游材料產品端話語權太強,未來若上游產品廠商和醫美機構共同牽手推廣營銷,或能進一步降低醫美機構的營銷費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