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晨光生物(300138)董事長盧慶國準備了7份建議,主要涉及中藥配方顆粒產業健康發展、擴大中成藥集采以及加快保健食品注冊審批進度等話題。
推動中藥配方顆粒實行集采
盧慶國介紹,由于歷史的原因,過去要求試點企業研制的中藥配方顆粒品種必須超出400個,隨后各省審批的幾十家試點企業也沿用過去的每家均超出400個以上的品種。隨著更多企業的加入,每個企業生產數百種配方顆粒,在形成競爭格局的同時,行業爭搶原料、重復研發、重復生產的散亂局面正在形成。
在此背景下,也產生了一些弊端。他表示,包括因原料品種多,企業無法在最有優勢的原料產區建立可管控的原料藥材種植基地,導致中藥原料品質不易保證,價格漲跌劇烈,影響中藥材行業健康發展;各品種配方顆粒生產工藝的研發重復浪費,研發一個品種少則幾十萬元,如果幾百個品種,投入將達數千萬甚至上億元。每個企業簡單重復研發,造成社會資源極大浪費,卻都沒有精力深入研究;各生產企業重復生產、品種多雜、不成規模,導致各品種均無法采用最先進的技術、專用裝備等,形成低水平重復等。
“以上問題造成人力、物力、藥用資源的浪費巨大,對中藥配方顆粒的健康發展形成了極大的制約。為促進中藥配方顆粒產業的健康發展,建議要明確中藥配方顆粒可單品種流通組方,審批資質不受品種數量限制,鼓勵企業做一種或幾種最擅長的中藥配方顆粒產品;推動中藥配方顆粒實行集采,可以單品種進入集采,充分發揮專業化的競爭優勢,助推中藥配方顆粒的健康發展。”盧慶國說。
建議擴大中成藥集采
盧慶國還介紹,中成藥集采對于推動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過去一段時間,出于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中成藥企業花大力氣在藥品銷售上,具有龐大的銷售隊伍,產生高昂的銷售費用,有的甚至靠提成回扣促銷,增加了醫療負擔。同時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要素——科技創新和企業管理提升反而被忽視。這樣下去,將對中成藥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形成很大的威脅。
另一方面,目前,中成藥集采剛剛在部分省、市啟動,所覆蓋的省份還不夠多、藥品品種還比較少,中成藥集采試點省份的《競標企業入圍規則》各有差異,但均在技術評價環節中對于企業以往業績評分占比過高,致使在招標過程中沒有實現充分的價格競爭、帶量集中采購成效發揮不充分,并且沒有將更多真正有競爭力的優質企業放在同等競爭水平,影響整體集采工作效果和醫保控費的目標。
對此,盧慶國提出如下建議:第一、擴大中成藥集采的品種范圍,加快推進各地中成藥集采進程,盡快實現中成藥集采的最大化,助推中藥產業高質量、健康、可持續發展,真正使中醫藥造福中華民族。第二、進一步優化中成藥集中帶量采購規則及技術評價、價格競爭評分細則,減少技術評價權重,在保證藥品質量的前提下,充分體現價格優勢,達到降低醫保費用、實現科學公平競爭的效果。第三、把中藥配方顆粒納入集采范圍,更好促進中藥配方顆粒產業的發展。
加快保健食品注冊審批進度
在保健食品方面,盧慶國介紹,在通過對市場的調研,行業普遍反映國家現有的27種保健功能不能完全滿足現代國民對健康的需求,同時也導致市場上保健食品同質化嚴重,限制產品創新性。2019年國家發布《保健食品原料目錄與保健功能目錄管理辦法》,允許研發主體開展新原料和新功能的研究,但缺乏相關指導性文件,無法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國內保健食品的數量和功能品類遠不能滿足群眾對健康的需求。
對此,盧慶國建議,加快保健食品新品種的注冊審批速度,盡快審批處理多年積累的已申報未審批的保健食品新品種,滿足保健食品行業發展需要;盡快發布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功能檢驗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和方法相關文件,完善注冊保健食品評審標準和流程;盡快建立保健食品新原料、新功能研究指南和評審細則相關體系,鼓勵企業創新,營造市場良好發展氛圍,為保健食品新原料和新功能研究提供注冊申報通道。
關鍵詞: 晨光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