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安聯投資、瑞銀等海外巨頭公布了旗下A股基金最新持倉,今年1月,兩大巨頭均對其持倉作出明顯調整,安聯投資減持了多只新能源股,傳統金融股獲其關注。
具體來看,最新數據顯示,海外最大中國股票基金安聯神州A股基金于2022年1月減持寧德時代,減持幅度為10.56%,截至1月末持倉市值為4.45億美元。
此外,同期該基金減持14.78%的東方財富,減持5.29%的錦江國際,減持12.23%的恩捷股份;增持15.29%的中信證券,增持10.10%的招商銀行,小幅增持了山西汾酒、五糧液、美的集團、邁瑞醫療。
而除了安聯神州A股基金,還有多方在減持寧德時代。
機構、高管、杠桿資金減持
從機構持股情況來看,去年下半年基金和券商就已經開始減倉寧德時代了。據Wind數據統計,去年6月底,基金對寧德時代的持股達到了高峰,總計約2.84億股;至去年三季度末和去年底,基金對寧德時代持股數分別為2.65億股和2.59億股;去年四季度,券商對寧德時代持股數也由0.05億股降至0.04億股。
除了機構投資者,寧德時代高管近期也在減持。
據深交所數據,今年的1月11日至17日,寧德時代副董事長黃世霖四次減持寧德時代,減持總數約為105萬股。而上一次寧德時代董監高人員減持公司股票還要追溯至2019年4月。
據悉,黃世霖是寧德時代的創業元老,歷任寧德新能源研發總監、寧德時代前身寧德時代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和董事,現為寧德時代副董事長和副總經理。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黃世霖還以總計約2.6億股、11.2%的持股比例位列寧德時代第二大股東。
不過,目前寧德時代流通股數量超20億股,黃世霖減持的這105萬股似乎也左右不了公司股價走勢,更多的是對投資者情緒的影響。
此外,在剛剛過去的2月,寧德時代位居融資客(杠桿資金)減倉之首。數據顯示,2月融資客減倉居前的3只股票為寧德時代、五糧液、隆基股份,它們分別被凈賣出17.12億元、11.74億元、8.56億元。而從它們的市場表現上來看,寧德時代亦是跌幅最大,2月份累計下跌10%。
機構、高管、杠桿資金紛紛減持,寧德時代真有這么燙手嗎?
其實單就減持行為來看,各方做出選擇無可厚非。數據顯示,2021年12月3日寧德時代以每股692元沖至最高位,此后股價便開始一路走低。截止今年3月3日收盤,寧德時代報521.99元/股。3個月時間回撤幅度達25.44%,市值蒸發超4000億元。
以安聯投資旗下中國股票基金為例,因重倉寧德時代,近幾年該基金持續取得優異表現,但自2021年12月后,隨著寧德時代等新能源股票調整,安聯神州A股基金表現比較平淡,2021年總體收益為1.85%,2022年以來收益轉負,截至目前的收益為-8.17%。
2022年開年遭遇較大回撤,安聯神州A股基金積極調整其持倉。1月份期間,基金對其重倉的部分新能源股票進行了減持,寧德時代、恩捷股份等均在減持名單中,其中寧德時代被減持10.56%股份,恩捷股份被減持12.23%股份。
炒股本就是高拋低吸,高位不離場更待何時?話是這么說,很多人也確實是這么做的。但反過來看,只看股價走勢來做決定是否有些太過隨意,亦或是他們減持的背后還有其他的擔憂。
市場在擔心什么?
事實上,與此前市場一直看好,機構抱團助推寧德時代走強的情況已發生了變化。
2月13日午間,寧德時代在其公眾號發布嚴正聲明稱,近期,網絡平臺相繼出現關于寧德時代被美國制裁、被剔除創業板權重指數、與特斯拉談崩等一系列惡意謠言,引發市場誤解曲解,影響企業聲譽。為維護企業正當權益,2022年2月12日,我司已向公安機關正式報案,將對造謠者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隨后,寧德時代有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目前該案件已經被公安機關受理,而據上海 證券報報道,特斯拉有關負責人表示,寧德時代和特斯拉談崩的消息確實不屬實。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系列謠言的影響下寧德時代股價持續調整,此前五個交易日內有三天跌幅超5%。
當前市場之所以聞風而動,甚至不理會消息是否可靠是否真實就恐慌出逃,其實來自更深入的擔憂。
“寧德時代能否持續維持市場份額?”、“未來行業增量空間有多少?”、“上游原材料高漲是否會擠壓其利潤空間?”、 “換電新業務能帶來多少業績增量?”、“目前的高估值能否得到充分消化?”等問題已壓在了投資者心頭。
所以有些在過去可以第一時間回答的問題,現在開始有了猶豫。
以市場份額的問題為例。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發布數據顯示,寧德時代去年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全球裝機量達到96.7GWh,市場占有率為32.6%,位列全球第一,這已經是寧德時代連續第五年登上全球最大動力電池企業的寶座。
以前我們說寧德時代在市場上是絕對的龍頭,僅此一句。而現在或需要在后面加一句——但并非沒有對手。在海外市場,寧德時代面臨LG和松下兩大勁敵緊追不舍。LG新能源CEO權英壽曾放言,將在全球市場份額超過寧德時代,成為全球第一。
實際上,在去年上游原材料漲價,高端動力電池產能難求的背景下,已經有多家車企增添“二供”、“三供”來制衡供應商勢力,還有車企親自下場自研自產電池,其中不乏特斯拉、大眾等全球車企巨頭。
即便是未來行業增量空間有多少的問題,似乎也只能不肯定的說一句行業前景光明,或許很多投資者已經忘記了當時曾信誓旦旦的說過新能源車賽道可以看多少年,這是個多好的賽道。
歸根到底,市場情況是變化的。寧德時代業績不好嗎?并不是,相反寧德業績其實很好。但說到底,炒股炒的是預期,在寧德時代吸引了A股市場大多數人目光后,市場預期就已經打滿,其股價已一定程度上超前透支了未來業績增長。所以,即便是寧德時代這樣的龍頭也難有好表現。
所以,“寧王”的時代真的過去了嗎?不如先問問自己前文提到的那些問題,又能否給出肯定答案。但毫無疑問的是,寧德時代絕對稱得上是一家優秀而偉大的公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