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華控賽格(000068.SZ)繼續虧損,盡管虧損幅度有所收窄。自從“轉戰”PPP項目以來,該公司的業績增長一直比較低迷,經營現金流也比較緊張,未來該公司的經營仍將面臨巨大困難。
業績繼續虧損
3月5日,華控賽格發布了2021年的業績報告,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36億元,同比增長309.2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9774萬元和-1.03億元,與上年相比虧損幅度收窄。
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華控賽格的解釋是,首先,建筑業務板塊業務規模擴大,尤其是建筑材料的銷售規模擴大,履約合同額增加,同比利潤增加;其次,環保業務板塊業務持續發展,部分項目達產,毛利同比增加;最后,該公司加大了長賬齡應收款項清收力度,信用減值損失同比下降。
華控賽格于1997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當時的主營業務是電子元器件制造業,主要從事CRT玻殼及STN-ITO鍍膜玻璃的制造和銷售。但從2015年開始,華控賽格開始逐步剝離原有的電子元器件業務,確定以海綿城市建設等環境業務作為公司未來發展方向。
然而,項目中標后的融資成為公司直接面對的問題。資料顯示,華控賽格于2016年分別中標遷安、遂寧、玉溪三個海綿城市PPP項目,原計劃通過定增開展項目籌資,投入31.25億元募集資金承擔上述三個海綿城市項目約 88%的建設費用,但最終因未能在6個月的批文有效期內完成定增計劃而未果。
華控賽格在其2021的年報中披露,目前該公司仍在重點部署海綿城市PPP項目收尾、驗收及結算工作的基礎上,持續聚焦水務工程、智慧水務建設運營、EPC總承包和工程咨詢設計業務等領域。同時,通過投融資、工程建設、運營維護等相關業務,解決改善流域治理和城市發展中面臨的環境保護問題。
2021年華控賽格有27.04%的收入來自環保行業,5.03%的收入來自建筑工程,65.26%的收入來自貿易業務,2.67%的收入來自其他。如果按產品劃分,該公司有13.92%的收入來自專業技術及運營服務,14.07%的收入來自工程建設,65.27%的收入來自建筑材料,4.07%的收入來自鋰電池負極材料,2.67%的收入來自其他。
現金緊張 身陷的仲裁案還懸而未決
從2020年至2021年,華控賽格的凈利潤已連續兩年虧損,分別為-1.66億元和-0.98億元,而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從2018年至2021年,分別為-1.41億元、-1.05億元、-1.7億元和-1.03億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注意到,近年來在業績虧損的情況下,華控賽格的現金流狀況也不容樂觀。2021年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2038萬元,另外,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該公司的貨幣資金為2.95億元,占總資產的7.33%;同期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為4.68億元,占總資產的11.62%。由此可見,該公司的應收賬款遠超貨幣資金。
目前華控賽格還身陷一樁總計近6億元的仲裁案,華控賽格是被申請人。這起仲裁事件的緣由為2017年華控賽格與同方投資之間的委托理財協議,同方投資委托華控賽格理財,委托資金約4.3億元,委托期限在2017年便已期滿。華控賽格于2020年7月首次收到北京仲裁委員會郵寄的仲裁申請書,同方投資要求華控賽格償還投資本金及收益和罰息等。
過去幾年,華控賽格多項資產曾因此次仲裁被凍結,包括部分子公司股權和房產,總價值近6億元。華控賽格曾發布公告表示目前仲裁尚未裁決,暫時無法預計對公司的影響。
目前,PPP項目是華控賽格的主要收入來源,業內分析人士指出,PPP項目主要是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公共服務項目,其特點是投資規模大、利率不高、回收期長,且無論是在設計、融資、建設環節還是漫長的運營管理環節,都存在著各種變數和各種各樣的風險。
此外,PPP的風險影響了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無論是項目的設計,抑或是融資,再到建造、運營維護至移交,都是不可忽視的一環。作為PPP領域的重要行業,環保PPP也不例外。大體來說,實踐中綠色PPP項目主要面臨著融資難的困境。
(責任編輯 張麗娜)
關鍵詞: 華控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