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北路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路智控)自成立以來主要聚焦煤礦信息化、智能化建設領域,專業從事智能礦山 相關信息系統的開發、生產與銷售。目前該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由智能礦山通信、監控、集控及裝備配套四大類系統的銷售收入構成。該公司正在沖刺創業板上市。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研究發現,北路智控的主營業務對鄭煤機有較大依賴,獨立盈利能力有待增強;兩家公司的關聯交易數據存在較大差異。此外,北路智控毛利率出現“節節低”走勢。
獨立盈利能力有待加強
招股書顯示,北路智控的董事長、總經理于勝利(持股18.04%);董事、副總經理、研發總監金勇(持股17.72%);董事王云蘭(持股24.20%)三人直接及間接共計持有64.94%股份,為北路智控的共同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在北路智控的前十名大股東中,還有一個股東值得關注——鄭煤機。因持股8%,鄭煤機位列北路智控第五大股東席位。而查看北路智控報告期內前五名客戶銷售情況,同時還可以看到,從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鄭煤機均在北路智控的前五大客戶名單中,2020年、2021年上半年,鄭煤機為北路智控的第一大客戶。
招股書顯示,2020年9月鄭煤機向北路智控增資,增資后持有北路智控8%股份,成為北路智控主要股東。報告期內,北路智控主要向鄭煤機銷售毛利率較高的智能礦山裝備配套產品,該產品亦為北路智控的主營業務收入。
具體來看,從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1-6月(以下簡稱報告期),北路智控智能礦山裝備配套的銷售收入分別為634.46萬元、3086.20萬元、9823.21萬元和5123.40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3.09%、10.48%、22.58%和21.48%。同期,北路智控向鄭煤機銷售智能礦山裝備配套產品金額分別為629.76萬元、2410.85萬元、9825.13萬元和3973.38萬元,占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06%、8.15%、22.55%和16.65%,
從時間節點對比上述數據不難看出,2020年9月鄭煤機入股北路智控后,北路智控智能礦山裝備配套的銷售收入達到了最高值,且北路智控智能礦山裝備配套產品的收入絕大部分比例來自于鄭煤機。
對于外界質疑其獨立盈利能力,北路智控在招股書中稱,報告期內,公司與鄭煤機之間的關聯交易均依據市場化方式開展,關聯交易定價公允,不存在通過關聯交易輸送利益的情形。但公司面臨關聯交易占比較高導致的經營風險,未來若鄭煤機經營狀況出現重大不利變化或其他因素導致其對公司產品的需求下降,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造成不利影響。
信息披露“有料”
招股書顯示,鄭煤機位列發行人2020年度第一大客戶之列,鄭煤機是北路智控2020年9月末增資擴股引進的新股東,當年鄭煤機對北路智控所貢獻的銷售額為9825.13萬元,占北路智控年度營收的比例為22.55%。
然而,鄭煤機2020年報關聯交易項顯示,其2020年度與北路智控之間所產生的關聯交易金額為1579.18萬元。
北路智控在招股書中關于與鄭煤機的關聯交易標注顯示,鄭煤機于2020年9月30日完成對該公司的增資入股,成為持股5%以上之股東,該公司將與鄭煤機子公司的交易計入關聯交易的起始時間為2019年10月1日。盡管雙方采銷數據的差異不排除可能因雙方計入關聯交易的起始時間不同而導致結果不同的情形,但2020年度北路智控對鄭煤機的應收賬款余額遠小于鄭煤機所披露對北路智控的關聯應付款余額。
招股書信息披露,2020年度北路智控對鄭煤機的應收款余額為2754.32萬元,而鄭煤機披露發生于2020年度,且計入對北路智控的關聯應付款余額就達4219.35萬元,且尚有應付票據余額2100萬元。
對于北路智控所披露應收款遠小于關聯方所披露應付款項的原因,北路智控需要做出詳細解釋。
毛利率趨勢值得研究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北路智控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6億元、2.96億元、4.36億元和2.39億元,2018年至2020年復合增長率為45.55%;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99.92%、99.49%、99.83%和99.90%;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838.10萬元、6171.03萬元、1.07億元和5646.97萬元。
由此可見,北路智控的業績以較快的速度增長,但其持續盈利能力依然受到不少質疑。報告期內,北路智控所得稅稅收優惠金額分別為1025.93萬元、2456.01萬元、2315.98萬元和1099.68萬元,占當期利潤總額(扣除股份支付影響)的比例分別為25.21%、45.05%、20.41%和18.67%;增值稅稅收優惠金額分別為409.56萬元、1001.66萬元、1330.69萬元和570.72萬元,占當期利潤總額(扣除股份支付影響)的比例分別為10.07%、18.37%、11.73%和9.69%。
另外,在報告期內,北路智控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稅率優惠、自行開發軟件產品增值稅退稅等稅收優惠金額,共計占公司利潤總額的比重分別高達35.28%、63.42%、32.14%和28.36%。拋去稅收優惠的北路智控,其盈利能力的成色顯然打了折扣。
對此,北路智控表示,報告期內,公司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稅率優惠、自行開發軟件產品增值稅收優惠金額占利潤總額的比重較高,如果國家上述稅收優惠政策發生變化,或者公司不再具備享受相應稅收優惠的資質,則公司可能面臨利潤水平降低、經營業績下滑等風險。
此外,北路智控業績向好的同時,綜合毛利率卻逐年下滑,分別為65.17%、59.52%、56.32%和53.53%。
值得注意的是,北路智控所有產品的毛利率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從2018年至2020年,智能礦山通信系統的毛利率分別為62.11%、57.92%和55.99%;智能礦山監控系統的毛利率分別為69.51%、58.86%和54.34%;智能礦山集控系統的毛利率分別為56.44%、55.07%和41.14%;智能礦山裝備配套的毛利率分別為65.15%、59.34%和59.37%。
享受稅收優惠的同時,北路智控的毛利率在逐年下滑,讓外界對北路智控未來持續盈利能力增加了不少疑慮。
在核心技術研發能力方面,北路智控與同行保持了基本相同的研發投入比例,但在如此情況之下,北路智控的專利數量和同行公司相比卻處于“墊底”行列。截至2020年年末,北路智控的專利數量為44項,而同行光力科技、震有科技、梅安森、龍軟科技分別擁有316項、47項、70項和18項。也就是說,北路智控的專利數量僅僅超過了龍軟科技,與其他公司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責任編輯 張麗娜)
關鍵詞: 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