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盡管A股市場持續低迷,但并未能澆滅一些機構投資者調研上市公司的熱情。
3月15日晚間,包括晨光文具(603899)、盛屯礦業(600711)、南橋食品(605339)、萬泰生物(603392)等十多家A股公司齊刷刷發布投資者調研情況,其中南橋食品當天舉行了多場電話會議調研,吸引了包括買賣方共計120余家機構參會。
對于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出現機構密集調研的情況,有機構人士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時分析稱,本輪A股下跌更多是受包括美聯儲本周存在加息預期、俄烏沖突還未通過談判達成停戰協議、大宗商品價格大幅震蕩、疫情反復等短期因素影響,但連續殺跌之后一些優質個股已逐步跌出了價值;從長期來看,國內經濟前景依舊可期,投資者不應過度悲觀,可適當考慮逢低開始布局一些優質的行業龍頭股,耐心等待市場回暖。
具體來看,晨光文具在3月15日當日與申萬宏源、浙商證券、華西證券三家機構進行了電話會議交流。此前,晨光文具披露的業績快報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6.07億元,同比增長34.02%;實現凈利潤15.18億元,同比增長20.91%。
針對業績增長主要驅動力,晨光文具介紹稱,該上市公司穩定推進新的五年戰略落地,傳統核心業務繼續保持穩健增長,新業務辦公直銷晨光科力普和零售大店九木雜物社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傳統核心業務方面,從產品方面看,采用集成產品開發的品類增長表現明顯好過平均水平。新品開發過去3年減量提質成效明顯,在新品SKU數量減少接近一半的情況下繼續保持增長水平,新品單款貢獻提升顯著。從渠道方面看,公司正進一步從批發商向品牌零售服務商轉變。包括線上業務和直供。多層次、全渠道、多觸點。賦能終端店主提升終端商品管理能力。
當被問及疫情反復和雙減政策影響時,晨光文具表示,上市公司新業務預計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傳統核心業務維持中期10%~15%的增長目標。2021年三季度以來的同比變動是同期基數、雙減、疫情三方面因素疊加的結果,很難單獨的定量判斷雙減影響多少,疫情影響多少。
“我們之所以有信心維持傳統核心業務10%~15%的中期增長目標,主要是國內消費升級的趨勢依然成立,以及公司在產品、渠道和團隊具備很強的競爭優勢。國內文具行業需求數量增速放緩,并不是一個新出現的問題,雙減影響的是需求的數量,并不一定代表行業規模的減少。歐美日發達國家即便在多年的素質教育和無紙化的持續影響下,文具行業的規模也大體保持了增長。”晨光文具如是表示。
近期,盛屯礦業總裁、董秘亦參與了投資者調研會議,并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回復。
談及公司下屬企業2021年生產經營情況,盛屯礦業介紹,2021年度公司剛果(金)板塊產銅量約3.6萬噸、鈷約7500噸;友山鎳業產鎳量約3.9萬噸;珠海科立鑫產鈷量約2600噸;四環鋅鍺產鋅量約為24萬噸。同比去年,從產能產量角度看,銅鈷鎳板塊大幅提升,鋅板塊小幅上漲,業績表現核心集中在海外項目。
公司在剛果金的CCM項目和卡隆威項目進展情況也受到投資者關注。盛屯礦業表示,CCM項目已經建成投產,目前處于產能爬坡階段;卡隆威項目進展順利,預計將能按計劃在2022年末建成投產,不會延后。隨著上述兩個項目的落地,公司預計2022年度銅產量約為6萬噸至6.5萬噸,鈷產量約為9000噸至10000噸;2023年銅產量預計約為10萬噸,鈷產量預計約為1.3萬噸至1.5萬噸。
同樣在3月15日,天風證券、國泰君安、東北證券、浙商證券、博時基金、上投摩根基金和富國基金等120余家機構通過電話會議調研了南橋食品,公司總經理林昌鈺、董秘及財務總監向書賢等當日連續參與了四場電話會議。
如何看待原材料價格上漲是投資者們頗為關注的話題。南橋食品表示,上市公司視市場狀況和原材料成本情況,已分別對不同產品在2021年做出了3次提價、2022年1月做出了1次提價。后續,南橋食品將繼續積極跟蹤市場價格走勢,結合生產訂單情況適時調整庫存,并配以靈活彈性的行銷和訂價策略,適度降低成本上漲對公司的影響。
至于2022年產能擴張計劃,南橋食品介紹,2022年1月6日,上海南僑二期冷凍面團項目正式投產,上海廠成為繼天津廠后的第二座冷凍面團生產基地,上海南僑二期冷凍面團項目第二條生產線計劃于2022年7月投產,上海南僑二期冷凍面團項目產能預計將達到4736.88噸/年。
目前,南橋食品正按照募投項目中的規劃有序推進相關生產基地以及產線的建設工作,未來上市公司也將根據市場情況,在目前產能基礎上繼續擴大產能,滿足市場需求,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率。
談及疫情影響,南橋食品表示,目前部分地區出現疫情反復的狀況,對業務開展有一定的影響。對此,南橋食品采取了多方面措施以克服干擾因素,保障公司生產經營的正常開展。南橋食品工廠均采用高度自動化生產模式,目前各基地均正常開工,受疫情影響較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