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資產260億元規模、2021年凈利潤16.7億元的的三友化工(600409),正在開啟一輪聲勢浩大的產業投資計劃。
3月15日,三友化工公告披露,計劃總投資規模約570億元,部署“三鏈一群”產業發展計劃。
按照三友化工的部署,按照“向海洋轉身、向綠色轉型、向高質量轉變 ”的發展思路,加快發展特色海洋經濟,壯大循環經濟規模,依托公司中長期發展規劃,上市公司研究制定了“三鏈一群”產業發展計劃。
具體來看,這個計劃包括四個部分,即“兩堿一化”循環經濟產業鏈、有機硅新材料產業鏈、精細化工產業鏈、新能源新材料“雙新”戰略產業集群產業布局。三友化工的目標是,努力將公司打造成為河北省沿海經濟帶鹽化工、化工新材料領域的領軍企業。
拆解來看,570億元的總投資,主要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完善“兩堿一化”循環經濟產業鏈,計劃投資100億元。其中,在“十四五”期間,發展30萬噸燒堿及下游產品項目,謀劃30萬噸/年新溶劑法綠色纖維素纖維項目,推進建設一期單線6萬噸/年新溶劑法綠色纖維素纖維生產線等。在“十五五”期間,根據一期6萬噸/年新溶劑法綠色纖維素纖維項目產品市場拓展情況,推進二、三期合計24萬噸/年新溶劑法綠色纖維素纖維項目發展。
第二,是做強有機硅新材料產業鏈,計劃投資約90億元。其中,“十四五”期間,投資約80億元,重點發展年產20萬噸有機硅擴建工程等項目及部分下游項目。“十五五”期間,投資約15億元,在南堡開發區新征500畝土地重點發展四期年產20萬噸單體擴建項目及下游項目。
第三,是發展曹妃甸精細化工產業鏈,計劃投資160億元。其中,“十四五”期間,以3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為核心帶動,配套氯下游高端新材料、功能性樹脂等精細化工產品項目。“十五五”期間,擇機擴建25萬噸離子膜燒堿項目,遠期發展氫能產業鏈。
第四,計劃投資約220億元,發展新能源、新材料“雙新”產業集群。其中“十四五”期間,以光伏、海水淡化等項目為重點,謀劃發展500MW光伏發電、5萬噸/日海水淡化、溴素、鎂等下游高附加值新材料等項目。“十四五”至“十五五”期間,適時逐步發展3.5GW光伏發電、10萬噸/日海水淡化、綠電制氫、氫能利用等項目。
從公開資料回溯來看,本次披露的“三鏈一群”并非三友化工的首創。數年前,秦川機床曾提出 “三鏈一群”新業務模式和能力。其中,“三鏈”是指復雜型面加工裝備產業鏈,“一群”指關鍵功能部件集群。
在今年1月,三友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王春生就曾主持召開“三鏈一群”產業布局工作推進會,研究具體實施方案,部署推進重點工作。當時通報了集團“三鏈一群”產業布局推進工作方案,并決定成立集團轉型發展推進領導小組。
按照當時的表述,構建“三鏈一群”產業布局,是三友集團的頭等大事,刻不容緩、時不我待。這相當于時隔兩個月后,三友化工在今日公告中發布公司“三鏈一群”產業發展計劃的背景。
向綠色轉型是“三鏈一群”的核心要義之一。在此背景下,疊加監管政策變化等原因,三友化工同日還公告了終止了熱電聯產項目建設。
2021年,三友化工開始醞釀投資超過4.5億元元建設熱電聯產項目,且前期已取得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核準批復,并已取得環境影響批復、安全預評價、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煤炭替代方案審查意見、節能審查意見等相關手續。
但是,為進一步控煤減煤,實現唐山市空氣質量“退后十”,唐山地區監管政策進一步收緊,該項目相關手續已無法滿足項目開工建設需求,因此終止。
回看“三鏈一群”產業發展計劃,高達570億元的總投資規模,對于三友化工而言并不是一個小數目。
根據三友化工同日發布的2021年年報,該上市公司去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31.82億元,實現凈利潤16.71億元,公司貨幣資金為30億元級別。
對于2022年經營計劃,三友化工明確的主要生產經營目標為,實現營業收入246億元。從前十大股東變動情況來看,雖然三友化工營收和凈利潤均錄得增長,但是包括北上資金、前海人壽分紅保險產品和社保資金在內,都在去年四季度進行了減倉操作。
一邊是巨額產業發展計劃,另一邊則是資本運作的提速。同日,三友化工公告,擬分拆硅業公司至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去年硅業公司實現營業收34億元規模,凈利潤接近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