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貝網 3月16日消息,三峰環境(601827)近日在接待10家機構投資者時表示,將謀劃上下游產業鏈并購重組作為推動增長的重要手段。
據介紹,參與此次調研的機構有:廣發證券、國泰君安證券、中庚基金、景順長城基金、南方基金、富國基金、廣發基金、華宸未來基金、華泰柏瑞基金、招商基金。而三峰環境方面則是副總經理司景忠、財務總監郭劍、董事會秘書兼副總經理錢靜、董事會辦公室主任劉燕、戰略規劃部副部長宋建波、證券事務代表朱用出面接待。
調研期間,機構投資者共問了7個問題。其中,有機構問詢公司未來增長點在哪里?
對此,三峰環境表示,公司將繼續深耕垃圾焚燒發電領域,同時積極謹慎謀劃上下游產業鏈并購重組,作為推動增長的重要手段。
下為問答全文:
1.公司預計 2022 年有多少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可進入可再生能源補貼清單?進入該清單的程序和前置條件是?
答:進入可再生能源補貼清單需經過相關申請和行政審批程序,符合規劃要求、合法合規建設且不存在違規和行政處罰情況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都可以申請。目前公司各項目申請進展順利,2021 年新建成投運的項目中已有 1 個項目進入了清單公示階段,其余 2021 年商運的項目正處于審核過程中。
2. 根據《2021 年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后續開工項目都要進行“競價上網”,目前競爭性配置的具體政策是否已經落地?另外,公司認為競爭性配置是否可以維持項目合理的盈利能力?
答:去年 10 月公司已參加了政府相關部門組織的競爭性配置項目報價,截至目前,競價結果及相關配套政策尚未正式出具。在補貼退坡、競價上網的行業趨勢下,通過近一年垃圾焚燒項目招投標情況來看,垃圾處置費報價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上漲。除了垃圾處置費相應調整的因素外,公司同時做好精細化管理、提質增效以進一步推動健康發展。
3. 公司對于垃圾焚燒發電 CCER 政策落地是否有預期?預期垃圾焚燒的噸垃圾碳減排當量大概是多少?
答:目前國內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通過 CCER 機制參與國內碳排放權交易的國家政策尚未頒布。不過部分地方已經開始了探索實踐,例如公司注冊地重慶地區已經開始“碳匯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相關試點。公司也在積極進行相關探索。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減排當量與其核算采用的方法學以及項目具體邊界條件有關,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在政策尚不明晰的情況下暫時難以準確預計。
4.請問公司 EPC 業務收入都是來自承接的內部項目嗎?設備銷售業務收入內外部項目占比大概是多少?
答:公司歷年的 EPC 收入根據當年正在執行的 EPC 合同的情況,內外部構成各有不同。另外公司合并報表確認的設備銷售收入均是對外銷售產生,不存在內部設備銷售收入。
5. 公司目前投資的所有項目中,大概有多少還未納入可再生能源補貼清單?
答:公司目前已經投資的總產能 55800 噸/日的垃圾焚燒項目中,約有超過30000 噸/日產能的項目已經進入可再生能源補貼清單。剩余的項目,除需進行競爭性配置的項目外,在現行政策不變的前提下應都是可以申請進入可再生能源補貼清單的。
6. 請問公司規劃的未來發展方向是怎樣的?預計未來增長點主要在哪里?
答:公司一直秉承穩健經營原則,目前各在建項目、運營項目和各業務板塊均運行穩定良好。2021 年公司營業收入預計為 58.7 億元,同比增長 19.16%,歸母凈利潤預計是 12.4 億元左右,同比增長 70%以上。剔除一次性確認的可再生能源補貼收入的影響,公司業績仍實現了平穩較好增長。未來公司會繼續以“堅韌、堅持,專業、專注”的三峰精神,深耕垃圾焚燒發電領域。持續加強主業及上下游領域技術研發和科技攻關,努力保持技術及運營兩大核心優勢,為客戶提供更加先進高效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同時,全力開發國內及海外市場,持續擴大核心設備市場占有率。結合新的市場機遇,以垃圾焚燒領域為立足點,實施縱向、橫向產業鏈延伸,縱向拓展垃圾分類、清掃轉運等上游環衛業務和垃圾滲濾液、飛灰處置等下游業務。利用協同處置優勢,橫向實現生活垃圾、工業固廢、餐廚(廚余)垃圾、污泥等垃圾的協同處置,打造環保產業園項目。另外,發揮公司運營優勢,積極謹慎謀劃上下游產業鏈并購重組,作為推動增長的重要手段。通過不斷拓寬固廢處理業務領域,致力于成為中國和新興國家市場一流的城市固廢處理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和全球領先的固廢行業知名公眾公司。
7. 目前公司項目有多少采用中溫次高壓工藝?后續公司的所有存量項目都會采用該工藝嗎?該工藝對項目盈利能力的提升效果如何?
答:公司在 2019 年之后設計建設的新項目,采用了中溫次高壓工藝技術,提升垃圾焚燒發電廠全廠熱效率,也提升了項目的盈利能力。除此之外,后續公司還會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提高垃圾焚燒發電廠熱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例如針對最早投運的一批垃圾焚燒發電 BOT 項目,公司已經進行提檔升級改造,有效提高了項目的運營效率,保證項目持續穩定運行和產生合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