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楊芮)訊,股價、健康醫療版圖、不動產投資、金控牌照……3月18日午間,中國平安管理層就2021年年報中的關鍵問題做出回應。
對于投資者較為關心的股價問題,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及首席財務官姚波回應表示,目前中國平安股價確實被低估,但過去一年股價下跌受到多方因素影響,一方面,外部環境發生較大變化,對整體藍籌股產生較大影響,但經濟基本面長期向好,對基本面充滿信心。另一方面,股價下跌也是因為壽險行業周期性轉型的影響,壽險行業整體發展模式出現瓶頸,面臨挑戰。
不過,對中國平安的未來發展,他回應“仍舊充滿信心”,未來發展的支撐點有綜合金融模式、綜合金融+醫療健康生態戰略的支持以及壽險改革方面的成效將顯現。此外,姚波還表示,“會積極做好市值管理,持續提高分紅。”今日午后,A股中國平安股價拉升,截至收盤,上漲5.34%。
2021年年報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平安實現歸母營運利潤1479.61億元,同比增長6.1%;歸母凈利潤1016.18億元,同比下降29.0%。公司擬向股東派發全年股息每股現金2.38元,同比增長8.2%。
壽險階段性成效滿意 深拓醫療健康大生態布局
2021年對壽險行業而言是艱難的一年,中國平安在“陣痛”中持續推進壽險改革。
年報顯示,2021年,中國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的新業務價值378.98億元,同比下降23.6%;若不考慮假設調整影響,新業務價值同比下降18.6%,主要受到儲蓄型產品占比上升導致新業務價值率下滑,以及公司堅持高質量人力發展,轉型期間代理人數下滑的雙重影響。
針對當前的市場環境,中國平安表示,宏觀經濟和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依然持續,壽險行業面臨來自市場、代理人隊伍發展等多方面的挑戰,轉型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平安壽險先行實施改革,通過“渠道+產品”雙輪驅動戰略,推動代理人隊伍結構優化和業務質量改善。
在談及“平安壽險改革最終成效如何”時,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心穎表示,要看長期、看戰略、看執行。“公司管理層對目前壽險改革的階段性成效還是滿意的,相信隨著改革的推進,相關成效會逐步呈現。”
她表示,從長期看,我國保險市場空間很大,長期發展向好;從戰略來看,公司正在持續推動“4+3”雙輪驅動的壽險改革戰略落地,即四大渠道、三大產品。
四個渠道分別個人代理人渠道、社區網格化渠道、新銀保渠道以及下沉式渠道。三個產品,即“壽險+”“綜合金融+”“健康醫療等服務+”。她表示,除了主業保險外,中國平安已經在綜合金融方面深耕了15年。目前正在打造醫療健康生態圈,通過“健康+醫療”服務為客戶提供線上線下的醫療服務。
此外,就醫療生態圈的深拓,陳心穎還表示,“平安以醫療生態圈能力,代表支付方、整合供應方,打造中國版聯合健康。平安覆蓋2.27億客戶,能代表支付方撬動市場,做好健康、醫療、養老的服務;并有效整合供應方,線上2000名全職醫生問診,串聯起4.2億互聯網用戶,線下收購北大醫療及下屬10家醫院;此外提供“三到”服務,到線(好醫生)、到店(全國百強醫院、1500多家三甲醫院)、到家(100多家供應商提供200多項到家服務)。”
就金控牌照問題,中國平安總經理、聯席首席執行官謝永林表示,“平安集團多年來一直在推動綜合金融。具體而言,在個人綜合金融版塊,我們在合規的獲得客戶授權的前提下,推動個人客戶的需求工程,利用綜合金融的優勢,用投行+商行+投資的方式,來給企業提供一攬子的解決方案。綜合金融是平安的優勢,在平安的戰略里,綜合金融目前還起著十分核心的作用。”
不動產風險可控 Beta和Alpha上的資產配置是穩健的雙啞鈴結構
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國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近3.9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4.7%。受資本市場波動、市場利率下行及減值計提增加等因素綜合影響,2021年凈投資收益率4.6%,總投資收益率4.0%。
就不動產投資風險,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執行官鄧斌表示,“目前公司在不動產領域的風險敞口是可控的。”他表示,中國平安整個保險資金投資組合中,不動產資產分為物權、股權和債權,其中絕大部分為自持性和收租性物權,占比遠低于監管規定的上限,且自持物業和收租物業收益良好,風險很低。少量為股權、債權投資,風險可控。
年報顯示,中國平安的保險資金投資組合中不動產投資余額為2,161.38億元,在總投資資產中占比5.5%。其中物權 1006.47億元、股權568.63億元、債權586.28億元。中國平安所持有的物權投資主要是有持續穩定回報的商辦收租型物業,符合保險資金長久期的資產配置原則,以匹配負債。股權和債權投資主要是財務投資,包括與不動產相關的上市公司股票、公司債券、不動產債權計劃等,以獲取分紅收入、利息收入并賺取買賣差價為目的。未來,公司將審慎研判內外部風險形勢,審慎開展不動產投資業務,提高資產質量,嚴控投資風險。
鄧斌還表示,中國平安堅持“堅守底線、把握機遇、穿越周期、領先價值”的理念,作為投資的指導思想,以堅守風險管理為底線,努力實現穿越周期的相對穩定的投資回報。中國平安保險資金投資地產的策略是,堅持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不動產投資,以穿越周期優化價值的理念為指導,以戰略資產配置為牽引,投資優質商業不動產,同時關注碳中和、數字經濟、醫療健康等相關概念的優質不動產項目。
在中國平安投資資產的整體投資布局上,鄧斌也給出了規劃。據鄧斌介紹,未來在Beta和Alpha上面,公司的投資資產配置是非常穩健的,是雙啞鈴結構,第一個啞鈴是大量的長久期利率債,這個使得公司的資產負債久期差在過往10年之中明顯收縮。
“這個久期差到現在只是4年多一點,這個數字在全國乃至全球都是屬于領先的位置,所以我們的雙啞鈴中的啞鈴的一端就是長久期的投資,利率債的配置,這個使得我們的收益非常穩健,未來的預期都非常穩定。”
他分析,大啞鈴另一端是風險資產,包含不動產、權益類資產。在風險資產里面又有一個小啞鈴配置,一個是高分紅的穩健型價值投資,另一端是追求增長型的配置,在風險資產的Beta是遠遠低于1的。
鄧斌表示,未來仍然會通過選取優質的管理人、優質的項目,為公司投資帶來Alpha。所以整個投資價值鏈絕大多數的投資來源于戰略資產配置的回報,而后從有紀律的戰術配置和精選投資標的、精選投資管理人產生的Alpha也是非常重要的來源。
關鍵詞: 中國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