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醫藥(600196)3月22日晚間披露年報,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0.05億元,同比增長28.70%;凈利潤47.35億元,同比增長29.28%;扣非凈利潤32.77億元,同比增長20.6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39.49億元,同比增長53.07%。基本每股收益1.85元。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5.60元(稅前)。
根據年報,2021年,復星醫藥積極推進研發、供應鏈、生產及營銷等體系和資源的整合,以提升協同效應及運營效率,促進業績穩健增長。報告期內,核心板塊制藥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89.04億元;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9.38億元;醫療健康服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1.18億元。
報告期內,復星醫藥持續加大創新研發投入,全年研發投入共計49.75億元,同比增長24.28%;其中,研發費用為38.34億元,同比增長37.17%。
制藥業務研發投入為44.86億元,同比增長22.23%,制藥業務研發投入占制藥業務收入的15.52%;其中,研發費用為33.59億元,同比增加8.91億元,增長36.10%,占制藥業務收入的11.62%。
截至報告期末,集團研發人員超過2800人,其中超過1500人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約占本集團在職員工總數的7.85%。截至報告期末,集團在研創新藥、生物類似藥、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等項目超240項。
經過超過十余年的持續投入,近三年來漢利康、漢曲優、蘇可欣、復必泰(mRNA新冠疫苗)等多個品種獲批上市并放量銷售,創新研發加速落地,推動業績可持續增長。2021年度,新品和次新品收入在制藥業務中收入占比超過25%,收入結構持續優化。
報告期內,自研產品漢利康(利妥昔單抗注射液)實現收入16.90億元,同比增長125.33%;2020年下半年上市的漢曲優(注射用曲妥珠單抗)、蘇可欣(馬來酸阿伐曲泊帕片)于2021年內分別實現收入9.30億元和4.26億元;受益于米卡芬凈、依諾肝素鈉注射液以及上市新產品的貢獻,報告期內Gland Pharma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9.48%(根據Gland Pharma本幣財務報表)。
由復星醫藥和德國百歐恩泰(BioNTech)合作開發的mRNA新冠疫苗復必泰于2021年3月被納入港澳地區政府接種計劃,2021年9月在中國臺灣地區開展接種。截至 2022年2月末,該款疫苗于港澳臺地區已累計接種超2000萬劑。
2021年6月,復星醫藥合營公司復星凱特的奕凱達(阿基侖賽注射液)成為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為二線及以上的淋巴瘤患者帶來了持續緩解的可能性。自奕凱達上市以來,復星凱特積極探索創新支付手段,提高該產品可及性以惠及更多患者,截至2022年2月末,奕凱達已列入23個省市的城市惠民保和超過40項商業保險,備案的治療中心已達75家,并已有約百名患者進入治療流程。
年報顯示,復星醫藥創新管線持續落地,PD-1抑制劑斯魯利單抗首個適應癥高度微衛星不穩定型(MSI-H)實體瘤的上市注冊申請已被納入優先審評程序,另一適應癥(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上市注冊申請也已獲國家藥監局受理。漢貝泰(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物)、怡寶(注射用人促紅素)(新適應癥用于治療非骨髓惡性腫瘤患者應用化療引起的貧血)等產品獲批上市。
另外,報告期內,復星醫藥在中國大陸以外地區和其他國家收入135.99億元,占比達到34.86%。海外能力持續強化,以美國為第二總部,基本形成研產銷全覆蓋的全球化業務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