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23日,晶科能源(688223)間接控股股東晶科能源控股在美國披露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2021年全年業績以及2022年第一季度及2022年出貨量預測。23日晚間,晶科能源就相關情況進行了披露。
數據顯示,晶科能源控股2021年第四季度總出貨量達9693兆瓦(包括9024兆瓦太陽能組件,669兆瓦電池片及硅片),總出貨量環比增長94.1%,同比增長67.9%。
去年第四季度,晶科能源控股總收入為163.9億元,與2021年第三季度的85.7億元相比增長91.2%,與2020年第四季度的94.2億元相比增長73.9%。環比和同比增長主要是由于太陽能組件出貨量的增長,特別是中國可再生能源利好政策驅動下國內市場組件出貨量的增長。
去年,晶科能源控股出貨量達25.242GW(組件出貨量達22.233GW),組件出貨量同比增長18.4%。2021年全年總收入為408.3億元,同比增長16.2%。總收入增長主要系太陽能組件出貨量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晶科能源控股預計,2022年第一季度總出貨量在7.5吉瓦到8吉瓦之間,2022年全年預計總出貨量(包含組件、電池片和硅片)在35吉瓦至40吉瓦之間。
目前,晶科能源控股間接持有晶科能源58.62%的股權。由于上市主體不同,晶科能源在公告中提示稱,上述數據不可直接與公司的經營業績數據進行對比。不過,晶科能源控股作為控股型公司,現階段除其全資子公司持有少量海外電站開發運營外,晶科能源為晶科能源控股主要生產經營主體,晶科能源營業收入占晶科能源控股營業收入的比例超過99%。
因此,晶科能源控股披露的相關數據仍具有一定參考性。晶科能源控股董事長兼CEO李仙德表示,2021年,中國全年新增裝機達到近55GW,其中分布式憑借更高的經濟性貢獻了超過一半的新增裝機,預計今年仍將成為新增裝機的驅動力。
李仙德還談到,行業正加快從P型向N型轉型,以及客戶對更高效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晶科推出了超高效新一代N型產品TigerNeo,“我們的16GW N型TOPCon電池產能在一季度正式投產,目前正在順利爬坡。我們的一體化產能結構在不斷完善,有助于一體化成本的持續下降。”
李仙德還透露,晶科的越南7GW硅片廠在一季度正式投產,在海外將形成近7GW的單晶硅片-電池-組件的一體化生產制造能力,全球供應鏈優勢進一步鞏固。“在面臨緊缺的材料和環節,我們協同上下游進行資源互補的戰略合作,致力于打造行業生態圈的集群。垂直一體化能力是頭部企業競爭的必備能力,通過不斷建立起產業鏈一體化優勢,我們希望能夠持續增強高效產品的競爭力,讓可靠的組件產品和優質服務為終端客戶帶去更大價值。”
晶科能源控股還提到了運營及業務展望情況,其中,16GW N型電池產能在一季度投產,目前正在順利爬坡;隨著一體化產能結構的不斷改善,公司的一體化成本優勢將持續鞏固。另外,通過持續的技術和研發創新,努力實現每年TOPCon量產效率的提升,持續引領行業。
晶科能源控股預計,到2022年底,公司單晶硅片、電池片以及太陽能組件的年產能將分別達到50GW、40GW(包括16.9GW N型電池)和60GW。而在去年末,這三項產品的產能規模分別為約32.5GW、約24GW,約45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