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晚,海底撈(06862.HK)發布2021年全年業績公告,該公司去年實現營收411.1億元,同比增長43.7%;全年凈虧損41.61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3.09億元。
在此之前,海底撈曾于2月21日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全年虧損在38億元至45億元之間。虧損的主要原因在于2021年閉店計劃處置長期資產的一次性損失、減值損失,以及管理層采取審慎態度計提的減值損失超過36.5億元。
對于過去一年的經營表現,海底撈表示,2021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就外部環境而言,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時有反復,未來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餐飲收入46895億元,與上年相比由負轉為正增長18.6%,兩年平均下降0.5%,還未恢復至疫情之前的2019年水平。
財報顯示,2021年全年,海底撈新開421家餐廳,關閉276家餐廳,其中16家因租約到期等原因關閉。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底撈全球門店網絡1443家,其中1329家位于中國大陸地區,114家位于港澳臺地區及其他11個國家,處于中式餐飲的“領頭羊”地位。
2021年,海底撈餐廳的總體平均翻臺率為3.0次/天,同店翻臺率為3.5次╱天。此前2021年中報披露的總體平均翻臺率和同店翻臺率分別為3.0次/天和3.4次/天,基本持平,顯示海底撈下半年經營在受到疫情、閉店等因素影響下保持了平穩筑底。
基于餐廳總體經營情況,為提升公司業績,海底撈在2021年11月推出“啄木鳥計劃”,采取關停部分門店、持續推進和打磨門店管理體系、重建和加強職能部門以及強調企業文化、完善員工培訓等舉措。該計劃表明,在門店平均翻臺率低于4次/天之前,不會規模化開設新店。同時,在承諾不裁員的情況下,海底撈員工數量保持穩定。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底撈員工數量為146584人。
同時,為配合內部架構調整,2022年3月1日,海底撈發布管理層人事任命公告,43歲的副首席執行官兼首席運營官楊利娟調任首席執行官,負責監督集團的管理及戰略發展,并繼續負責“啄木鳥計劃”的落實與推進;36歲的李瑜出任海底撈中國大陸地區首席運營官,38歲的王金平出任港澳臺及海外地區首席運營官,協助首席執行官提升集團不同地區的運營效率,加強對公司管理及執行的監督和實施。
海底撈近期的公告還顯示,自“啄木鳥計劃”實施以來,公司內部管理和運營明顯改善。海通證券研報顯示,截至2022年2月20日,海底撈10M21-2M22翻臺率分別為3.9/2.5/2.9/3.0/4.0次/天,12M21、1M22翻臺率持續環比改善,2M22翻臺率明顯提升。
摩根斯坦利也指出,與2021年11月和12月相比,海底撈門店在今年1月和2月的運營狀況持續好轉,歸因于“啄木鳥計劃”帶來的門店整合及經營效率改善。近期的高管人事任命,體現海底撈正進一步努力,通過管理經驗豐富的管理層對門店運營進行監測和監督,持續改善運營效率。
除了內部管理架構調整外,海底撈還表示從新一代消費需求入手,進行多元化業務發展,打造系列周邊爆品,吸引客流、增強用戶粘性。3月20日,海底撈舉辦第三屆海底撈撈粉節,對外宣布在線注冊會員數破億。
行業政策方面,2月18日,國家發改委等十四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其中針對餐飲業提出7條紓困扶持措施;2022年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餐飲、住宿、零售、旅游、客運等行業就業容量大、受疫情影響重,各項幫扶政策都要予以傾斜,支持這些行業企業挺得住、過難關、有奔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