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5日,云南能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云南能投,股票代碼:002053)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及相關公告。公告顯示,2021年云南能投收入、利潤、凈資產全面增長。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5,883.1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幅13.49%;實現利潤總額32,286.2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幅為3.6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172.8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幅為8.71%。截至2021年年度,公司資產總額983,103.94萬元,較年初增長2.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441,501.50萬元,較年初增長6.07%。
此外,根據云南能投此次披露“十四五”戰略規劃公告,至“十四五”末(2025年),云南能投將力保實現以下基礎目標:云南能投整體資產規模超350億元、營業收入達47億元、利潤總額達到9億元,其中綠色能源板塊裝機規模513萬千瓦,其中風電259萬千瓦、光伏254萬千瓦,資產規模達333億元、營業收入達32億元、利潤總額達7.5億元;綠色食品板塊資產規模超20億元,營業收入超15億元,利潤總額1.5億元。
錨定“綠色能源+鹽”戰略定位三大主業高質量運營
云南能投主營業務涵蓋鹽業、天然氣、風電三大板塊。2021年,云南能投鹽業公司完成銷售鹽硝產品173.37萬噸,實現營業收入127,199.14萬元。天然氣公司銷售天然氣21,114.21萬方,完成入戶安裝15,829戶,實現營業總收入57,638.71萬元。四家風電公司合并完成售電量94,936.39萬千瓦時,實現營業收入40,894.34萬元。
云南能投表示,公司業績來源于鹽業和清潔能源業務,業務增長主要依賴于社會經濟發展、清潔能源普及利用和內部管理提升。當前,云南能投錨定“綠色能源+鹽”戰略定位,形成以新能源、鹽業、天然氣三大業務板塊跨界聯動、協同運作的“一盤棋”發展格局,實現三大主業高質量運營。其中,云南能投鹽業精益管理、深耕營銷,推動結構優化、品牌建設、渠道維護、終端管理等管理工作,整體經營平穩增長。天然氣業務穩投資、拓用戶,產供儲銷體系進一步健全,市場開發再獲突破,業務規模穩步增長,售氣量、入戶安裝業務大幅攀升。風電板塊方面,云南能投全力有序推進通泉風電場、永寧風電場及金鐘風電場一期工程項目建設各項工作,在云南省“8+3”增量新能源項目中通泉風電場項目建設推進處于前列,構建“新能源為主導”的新發展格局邁出了堅實步伐。
發布“十四五”戰略規劃 2025年利潤總額達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年報發布,云南能投也對外公告了公司“十四五”戰略規劃的相關情況。未來,公司服務云南省重大發展戰略,助力“綠色能源牌”和“綠色食品牌”建設,為股東和社會持續創造價值。
基于“十四五”時期云南能投頂層戰略發展方向,云南能投將對現有風電、鹽業、天然氣三大業務板塊進行優化調整,豐富拓展“能源”及“鹽業”業務板塊內涵,形成“綠色能源”和“綠色食品”兩大主導業務板塊。其中:綠色能源業務板塊包括電力和天然氣兩項業務。綠色食品板塊包括食鹽調味品、食品新消費、綠色食品綜合服務平臺、工業鹽、日化鹽五項細分業務。
“綠色能源”板塊是“十四五”期內云南能投的戰略核心與發展重點。一方面,加強對電力生產業務的資源投入,提高裝機規模,鞏固競爭優勢,確保公司品牌的塑造。通過對電力產業生態潛在優勢領域的機遇性投資,加強與公司核心主業或能投集團相關業務的資源協同,為公司遠期的業務生態構建提前布局,獲取投資收益。另一方面,公司“十四五”期間將重點加強終端燃氣市場的開拓。
“綠色食品”板塊是“十四五”期內云南能投的戰略支撐和市場化改革重點。通過精確的資源投入促進整體業務的市場化轉型發展,優化產品及市場結構、推進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提高裝備自動化水平、降低產品的能耗、物耗,降低生產成本、提升質量效益。同時加強在食鹽調味品、食品新消費、綠色食品領域的開拓,做好品牌賦能及渠道增值,強化業務可持續發展能力,創新鹽業競爭優勢。
根據云南能投“十四五”戰略規劃,公司核心戰略目標為,至“十四五”末(2025年),云南能投將力保實現以下基礎目標:公司整體資產規模超350億元、營業收入達47億元、利潤總額達到9億元,其中綠色能源板塊裝機規模513萬千瓦,其中風電259萬千瓦、光伏254萬千瓦,資產規模達333億元、營業收入達32億元、利潤總額達7.5億元;綠色食品板塊資產規模超20億元,營業收入超15億元,利潤總額1.5億元。
同時,云南能投還將加強市值管理體系建設。公司表示將堅持以提升價值創造能力作為市值管理的基礎,貫徹產融互動的戰略思維,將ESG投資理念融入日常投資決策中,進一步優化公司治理,以良好的業績表現及可持續發展預期樹立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良好形象,實現投資者對公司價值的認同。重視以投資者關系管理為核心的市值管理體系建設,在確保信息披露合規的基礎上,完善投資者溝通制度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