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云南能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021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云南能投主要財務指標均保持了穩定增長態勢,2021年歸屬于母云南能投所有者的凈利潤2.52億元,同比增長8.71%;營業收入22.59億元,同比增長13.49%;基本每股收益0.3308元,同比增長8.71%。
2021年,云南能投立足“十四五”開局起步,秉持“穩發展、強管理、控風險”的經營方針,緊緊把握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戰略機遇,及時優化營銷策略,加大改革落地,激發內部活力,穩市場、提價格、增效益,有力有效應對新冠疫情、煤炭價格上漲、來風差等不利因素影響,云南能投總體經營趨勢穩步向好,生產安全穩定運行。
近年來,云南能投錨定“綠色能源+鹽”戰略定位,全面布局云南能投“十四五”戰略發展目標,扎實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穩步開展三項制度改革,形成以新能源、鹽業、天然氣三大業務板塊跨界聯動、協同運作的“一盤棋”發展格局,實現三大主業高質量運營。
風電項目有序高效推進,綠色能源電力迎歷史機遇
云南能投產業定位清晰,以風電項目為核心的綠色能源板塊無疑是近年來云南能投的主要看點。云南能投亦在年報中表示2021年全年全力有序推進通泉風電場、永寧風電場及金鐘風電場一期工程項目建設各項工作,在云南省“8+3”增量新能源項目中通泉風電場項目建設推進處于前列,構建“新能源為主導”的新發展格局邁出了堅實步伐。
“雙碳”目標引領下,風電發展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期。云南省內風、光資源豐富,開發潛力較大,云南省著力打造“綠色能源牌”戰略,在全省電力供應趨緊的背景下,新能源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云南省“十四五”規劃確定新增26GW新能源裝機指標。而從云南風電市場格局來看,云南能投無疑占有重要地位。截至2021年末云南省風電累計總裝機容量880.64萬千瓦,而云南能投旗下四家風電公司裝機容量為37萬千瓦,占云南省總裝機容量的4.2%。而值得關注的是,公司下屬通泉風電場、金鐘風電場、永寧風電場及澗水塘梁子風電場規劃裝機容量合計1620MW,上述四個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后,將增加公司風電裝機容量437.84%。
目前,通泉風電場項目已完成項目核準及環評、林地等專項審批,項目建管體系已健全,并于2022年3月10日正式開工建設;金鐘風電場、永寧風電場已完成項目核準,正在全力開展環評等專項審批工作。
此外,云南能投與華寧縣人民政府簽署了《華寧縣光伏項目投資開發協議書》,計劃合作開發山后光伏項目、葫蘆地光伏項目、路脈喜光伏項目、大龍潭光伏項目共4個光伏項目,裝機規模合計為7萬千瓦。
云南能投全力開拓新能源新增儲備項目,有效夯實了新能源板塊發展后勁??梢钥吹?,未來云南新能源新能源業務占比將大幅提升,在新能源行業的市場地位也將顯著提高,不僅有利于進一步夯實公司新能源企業屬性,亦有利于公司未來新能源業務的進一步開展。
云南能投對未來新能源板塊發展也充滿信心,根據公司“十四五規劃”,預計至“十四五”末(2025年),公司綠色能源板塊裝機規模513萬千瓦,其中風電259萬千瓦、光伏254萬千瓦,資產規模達333億元、營業收入達32億元、利潤總額達7.5億元;
鹽業板塊優化精耕市場 白象牌“普洱鹽”高端系列新產品上市
據了解,云南能投井礦鹽制鹽生產能力和食鹽業務盈利能力在行業內名列前茅,同時也是A股最早實現產銷一體化的上市公司,先發優勢顯著,具有較強的基礎優勢。全資子公司云南省鹽業有限公司是云南省內最大的鹽業企業,同時也是國家授權云南省唯一的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和云南省政府授權唯一經營合格碘鹽的企業。
報告期內,云南能投鹽業板塊全力統籌產銷平衡,不斷改善生產運營管控質量,推行“阿米巴”經營模式改革,精細生產過程管控,主力裝置運行效率顯著提升,有效發揮產能優勢保供降本,全年鹽硝產銷量創歷史新高。報告期內,持續探索綠色生產、降本增效途徑,積極推進能效管控項目建設,通過技術改造等措施,逐步降低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實現節能減排降碳,進一步控制生產經營成本,為公司實現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022年3月5日,云南省鹽業有限公司白象牌“普洱鹽”高端系列新產品正式發布上市。白象牌“普洱鹽”高端系列新產品采自國內高品位原鹽小產區普洱,山泉水源,綠色精制,包括原生巖鹽、低鈉鹽、低鈉鈣鹽、自然珍鹽等多款產品,滿足追求高品質生活人群的消費需求。本次“普洱鹽”高端系列產品上市是公司戰略推進過程的重要舉措和產品延伸發展的重要環節。“普洱鹽”高端系列產品有利于滿足中高端消費群體的差異化需求,有助于拓展公司用戶群體和市場業務,培育新的增長點,進一步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預計對公司未來發展將產生積極影響。
天然氣市場供銷兩旺多措并舉釋放發展潛能
根據2021年年報,云南能投天然氣公司銷售天然氣21,114.21萬方,完成入戶安裝15,829戶,實現營業總收入57,638.71萬元。云南能投作為云南省級天然氣發展平臺,是云南省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的中堅力量,承擔全省天然氣基礎設施投資開發、市場推廣、產業培育等工作。
從數據來看,2021年云南省天然氣消費量約24-25億方,與國家平均水平有較大差距,云南能投天然氣業務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2021年,云南能投天然氣板塊多措并舉,挖掘成本優化空間,利用管道、儲罐等方式增強氣量調控能力,降低氣源采購成本,合理控制氣源采購價格和接駁業務成本,同時加強對各項費用的控制,有效增強市場調控和成本競爭能力。同時,公司穩步推進多氣源保障相關工作,積極爭取氣源補充、加強中游支線管網互聯互通建設及應急氣源儲備中心的建設,全力推動省內目標區域市場天然氣項目建設,快速搶占市場,加快省內能源結構轉型升級,持續塑造核心競爭力。
面向未來,基于“十四五”時期公司頂層戰略發展方向,云南能投對現有風電、鹽業、天然氣三大業務板塊進行優化調整,豐富拓展“能源”及“鹽業”業務板塊內涵,形成“綠色能源”和“綠色食品”兩大主導業務板塊。其中:綠色能源業務板塊包括電力和天然氣兩項業務。綠色食品板塊包括食鹽調味品、食品新消費、綠色食品綜合服務平臺、工業鹽、日化鹽五項細分業務。
云南能投近年穩定發展也離不開控股股東云南能投集團的支持,云南能投也指出公司控股股東能投集團相繼與普洱市、楚雄市、滇中產業新區、紅河州、怒江州、迪慶州、大理州等地州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公司積極在協議的框架范圍內開展有關的項目,當地政府同時給予了大力支持,有利于相關項目的順利推進。